楚国重巫鬼,所以许多官员本身也都是巫师出身。
怪不得,连屈原这等忠臣都被排挤流放,正是那诡巫们把持朝政,邪曲害公。
林宸一直有个疑惑,就是为什么那些楚巫们都被污染,唯独屈原没有呢?
但看到这渔夫打扮的屈原,林宸想起来了!
这不就正切合了《楚辞》中,屈原经典的《渔夫》一文吗。
屈原的传世名言,就出自这一篇中:
“举世皆浊我独清,眾人皆醉我独醒。”
前世,林宸以为屈原说这话,只是用醉和浊在进行比喻。
但其实,在此界歷史中,屈原说的都是事实!
浊,代表了污染;醉,代表了理智迷乱;
正因为楚国朝廷都被河神污染了,官员王族理智也都迷乱了;
才导致楚国势危,即將被灭国。
但这也正代表了屈原灵性本质的纯净和强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屈原太得民心了,因此得到了许多香火神性加持护体:
导致了河神污染不了他,当然就只能把他给远远流放了。
此时,远处叫喊动天,骚乱不堪,无数民眾奔走。
一个路人急匆匆地路过,林宸则拉住他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
这路人仓皇说道:“白起已经攻破郢都了!楚王奔逃,楚国灭矣!”
林宸如遭雷击,没想到这次副本进度这么快。
自己刚接触到屈原,那边白起已经破城了。
真实歷史上,就是因为白起攻破郢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才悲痛万分,以身殉国的。
那岂不是,屈原该到了去死的时候了?
但眼前这小老头,听了这消息之后,只是面露同情,但並没有哀伤到要去死的程度。
林宸大为不解:“屈原大人,您不该悲痛欲绝吗?”
但这钓鱼翁却只顾看著自己的鱼篓,淡淡说道:
“圣人不凝滯於物,而能与世推移;楚国破灭,我不问世事,隱居了便是。
小老儿我本来就对那朝政世事,不再抱有期待了。”
不对啊?!
屈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平和了,变得如此能消解情绪了?
不该是哀那楚国不幸,怒那楚王不爭吗?
不该是极其刚烈要强的性子吗?
屈原可是叫喊著:“寧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寧可死也不让自己那皓皓之白的身躯,蒙受世俗的尘埃啊!
战国时期,士大夫最重节气,以死明志者不在少数。
但现在,怎么如此无欲无求了?
並且,以河神副本的惯性,必然有虚假歷史片段;
必须得拨乱反正,纠正歷史,让真实歷史走上正轨,才能破解通关,所以—
屈原必须死啊!
林宸难道得亲自劝说,甚至亲手推著这与世无爭的老头去死,去沉江吗?
难道要牺牲屈原一个,换回歷史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