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看着面前“灵巧矩阵盘”上十个颜色各异、感应灵敏度不同的微型能量节点,李维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像一团被猫咪玩弄过的毛线,很难同时分出十缕稳定而纤细的源能丝线,去精准点亮并维持它们。

隔壁隔间不时传来王浩的怪叫和仪器发出的刺耳报警声,显然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观孙晓玲等少数几人,则显得游刃有余,指尖流淌的源能光丝如同拥有生命般,灵活而稳定地连接着节点,显示出出色的控制力。

“注意力集中!细致感知每一个节点的能量,不是靠蛮力统一灌输。”赵老师巡视着实验室,声音严厉,“源能修炼,心性、悟性、控制力,缺一不可!”

“想想你们的父辈,他们在刚接触源能时,可能连最稳定的源能引导都做不到,只能靠着手写的笔记,广播里的教程去一点点摸索,去用同渊兽生死搏命,来验证心中所想。而你们现在,拥有安全的修炼环境、系统的理论指导、先进的辅助设备,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珍惜?”

中午在学校食堂,李维和王浩对着餐盘里的标准“天然套餐”唉声叹气。

反观孙晓玲和一些家境更好,或者自身通过完成学校发布的简单任务赚取了不少功勋点的同学,餐盘里则有价格更高的“高能营养餐”。

“完了,我感觉我完美继承了我爸妈的‘天赋瓶颈’,估计这辈子星尘级三阶顶天了。”

王浩苦着脸,用勺子扒拉着碗里的土豆烧肉,没什么食欲。

“我也差不多”李维戳着盘子里的清炒油菜,有些沮丧,“我爸妈就是卡在三阶过不去,才决定生我的。他们总说,希望我能走得更远,能看到他们没见过的风景。可这‘微操’.也太难了。”

孙晓玲给他们鼓劲:“别那么悲观。时代不同了,修炼方法、资源获取途径以及整体的源能环境,都比四十年前好了太多。根据璇玑公布的统计数据,在系统化教育和资源支持下,新生代源武者平均突破低阶瓶颈的年龄比我们父辈提前了至少八年,成功率也提升了近三成。”

“再说了,就算最终等级不高,只要把理论基础打扎实,未来从事源能科技研发、璇玑网络维护、能源系统管理或者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一样能为共同体做贡献,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也不会差。”

她指了指自己餐盘里的高能营养餐,“这东西,等我们以后有能力接取更高级的任务,自己赚取功勋点了,完全可以实现‘消费自由’。”

下午的“基础源能引导与体魄锤炼”课是在宽阔的室内训练馆进行的。

首先是在舒缓的音乐和引导语中,进行集体的源能循环练习,数百人一起引导源能,场域效应让馆内的能量粒子格外活跃。

接着是使用各种基础的体能器械和带有微弱源能刺激的按摩仪、阻力场进行体魄锤炼,目的是强健筋骨,拓宽经脉,更好地承载和运转源能。

虽然过程枯燥辛苦,但李维能感觉到每次课后,身体对源能的亲和度以及肉身的耐力似乎都有微弱的提升。

最后一节则是“沉浸式历史课”。

他们戴上轻便的虚拟头盔,进入了由璇玑主脑构建的高度拟真历史场景。

今天体验的主题是“坚守:聚居点的第一次微型渊潮”。

李维的“意识”仿佛附着在了一名聚居点源武者士兵身上,面临着汹涌的渊潮,他跟着队友一起,四处驰援,竭力拼杀,直到过了一个小时后,课程结束,他才缓过了神。

放学铃声响起,摘下头盔,李维还有些恍惚,仿佛鼻腔中还残留着虚拟世界中的硝烟味。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空气中飘着一股香味。

“妈,我回来了!”

“洗手准备吃饭,你爸马上回来。今天炖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用的可是源兽肉,香着呢!”

晚上六点半,父亲李立明准时到家,脸上带着忙碌一天的些许疲惫,但眼神明亮,嘴角带着笑意。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充满家庭温馨感的丰盛晚餐。

“爸,这次项目奖金发了不少啊?”李维看着碗里油光红亮、颤巍巍的红烧源兽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嗯。”

李立明给自己倒了小半杯酒,脸上带着满足,“我们团队负责的城西那段老旧源能管网优化方案,被璇玑主脑综合评定为‘a级’,整体传导效率提升了三点二个百分点,能耗降低了百分之五,奖励了不少功勋点。”

“嘿嘿,这下,给你换那个你看中好久的新版‘启迪-vi型’学习辅助仪,应该差不多了。”

“太好了,谢谢爸!”李维欢呼。

新版辅助仪据说采用了更先进的生物电反馈和弱源能场协同技术,能更高效地帮助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甚至能提供微弱的思维加速体验。

“谢什么,你好好学习,将来比爸有出息就行。”

林薇给李维夹了块最大的、肥瘦相间的肉,又对李立明说,“今天在楼下碰到张姐,她家小斌在东锋预备学院,听说还被一位资深的星尘级高阶教官看中,可能会吸收进他的重点培养小组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