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下来的日子,便如往常一样,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步调生活和修炼。
几个跟他走得比较近的学生,同样在默默进步。
尹兰舟在正式入学试之后不久成功晋升八品境界不说,在这个春天,他已经成功修成自己第一方“信”之印章,並开始为期一年的相关歷练。
寧山则一直稳稳修行。
他已经成功修成自己第三块“智”之龟甲,並继续温养余下的七品第三层三才阁。
令周围人在意的是,因为盛景十一年时参加“提前批”入品仪式,得以早一年入品的寧山,渐渐要被盛景十二年才正式入学宫正院併入九品的奚驥、沈觅觅从后面赶上来了。
一方面是奚驥、沈觅觅才华出眾。
另一方面则是寧山对自己儒家五相五常的修行选择。
七品境界,六品以前,按照寧山对自身的规划,只修持一枚“仁”之玉璧。
他整体是仁一义二礼一智三信二的分配。
正如同他早年同徐永生所说的那样,修行以“智”、“义”、“信”为主。
虽然不至於无礼不仁,但这两相显然是够用就行。
徐永生早年教导他可以少不能无,这道理寧山是听进去了。
因此,他才会在九品境界便修持一层“仁”,然后才是“义”、“智”、“信”。
如此一来,便於他更快修成后续其他儒家五常五相。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七品境界,三层三才阁礼,就这么一枚“仁”之玉璧。
相较於考虑最优最速提升规划的尹兰舟,寧山在这方面反而和跟他素来不咬弦的奚驥更相似。
甚至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寧山远比奚驥更加执拗。
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这一枚儒家“仁”之玉璧的缘故,寧山自去年到今年,其他方面的修行速度,略微放缓了些许。
於是,他渐渐被身怀三枚“仁”之玉璧和身怀两个五行“木”之宝葫的小伙伴们追赶上脚步。
寧山对此安之若素,继续专心自身修行。
同徐永生沟通的时候,寧山只是简单提及修炼的相关事:
“先生,有关第三块『智』之龟甲的歷练,学生想请学宫助一臂之力。”
“自然无妨。”徐永生先应诺下来看,继而笑问:“考虑好去哪里完成歷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