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张飙一拍砖头,结束今天的故事,留下无限遐想。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意犹未尽。
“这张局座,真是个敢作敢当的好官啊!”
“要是真能查办几个贪官王爷就好了!”
“那举报箱,真有那么神?”
负责监视的宋忠和锦衣卫们,脸都绿了。
这张飙,不冲击宫门,不骂皇帝,改成‘文艺创作’了。
这比直接作妖还难处理。
他说的内容真假掺半,夹带私货,煽动性极强,可你又不能因为他‘说书’就把他抓起来。
宋忠几次想上前制止,张飙就一脸无辜:
“宋佥事,我这是在宣传皇上设立反贪局的英明决策,普及《大诰》,教化百姓,何错之有?”
“难道皇上设立反贪局,是见不得光的吗?”
宋忠被噎得哑口无言,只能黑着脸,加派人手记录张飙说的每一个字,然后火速报给宫里的老朱。
另一边,华盖殿。
老朱在处理完今日的奏疏,准备上朝的时候,又想起了蒋瓛调查的事,于是冷不防的询问身旁的云明:
“蒋瓛回来了吗?”
“回皇爷,蒋指挥使正在殿外候着!”云明躬身答道。
老朱蹙了蹙眉,平静道:“让他进来!”
“是!”
云明应了一声。
很快,蒋瓛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行礼道:“臣,蒋瓛,参见皇上。
“说吧,查到了什么!”
老朱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蒋瓛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急迫,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查到的线索,详详细细地禀报出来:
“回皇上,臣查到当年太子殿下决定出巡前,曾在东宫与吕妃娘娘有过一次谈话。”
“据一名曾伺候过太子殿下,后来被调到仁智殿当差的老太监回忆.”
“似乎是吕妃娘娘见太子殿下因《空印案》与皇上争执后心情郁结,便温言劝慰并建议太子殿下不妨奏请皇上,出京巡游,散散心。”
“什么?!是吕氏建议标儿出巡的?!”
老朱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眼中瞬间爆射出骇人的厉芒,胸膛剧烈起伏,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再也抑制不住地破口大骂:
“毒妇!这个毒妇!果然是她!是她撺掇标儿离京的!”
狂暴的怒火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吞噬。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吕氏那张温婉面容下隐藏的蛇蝎心肠,就是她,间接导致了雄英的死亡,甚至可能……
然而,就在这雷霆震怒即将彻底爆发之际,老朱那被无数政治风雨磨砺出的、近乎本能的理智,硬生生拽住了一丝清明。
他猛地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声音因极致的克制而变得嘶哑:
“不对……就算是吕氏建议标儿出巡的,可她有什么动机害死咱的大孙?害死咱的妹子?!”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他可以将吕氏,甚至吕氏全族碎尸万段,但他得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毕竟吕氏那时候是朱标的侧妃,朱雄英是嫡长孙,地位尊崇,但说到底,与她并无直接的血脉冲突。
因为当时的朱允炆,尚未显露出被立为继承人的迹象。
她根本没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犯这等诛九族的大罪。
“回回皇上!”
蒋瓛感受到皇帝那如同实质的压迫感,头垂得更低,声音也带着颤抖:
“臣仔细查问了,那老太监说,当时吕妃娘娘劝慰太子,言语恳切,完全是出于对太子殿下的关心。”
“而且……而且听闻太子决定出巡后,吕妃娘娘原本是打算随行的,说是要亲自照料殿下和皇长孙……”
“原本打算随行?”
老朱捕捉到这个细节,眼神锐利如刀。
“是的。但后来,据说是太子殿下体恤吕妃娘娘……言其‘月事身子弱,不便旅途劳顿’,便让她留在了宫中。”
蒋瓛小心翼翼地补充道:“一切……一切看起来,并无任何异常之处。”
“另外,臣也核查了当年的东宫记档和太医记录,确实有吕妃娘娘那段时间身体不适的记载。”
【月事身子弱?体恤?】
老朱的眉头死死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番说辞,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彰显了太子朱标的仁厚和吕氏的‘贤惠’。
若是放在平时,他或许也就信了。
但此刻,在他那被张飙彻底引爆的、如同深渊般的疑心病作用下,这‘合情合理’背后,却处处透着令他不安的‘巧合’!
【为什么偏偏是吕氏建议出巡?】
【为什么她‘恰好’那时身体不适?】
【为什么太子‘恰好’体恤她不让她去?】
【为什么出去的标儿没事,而跟标儿出巡的雄英和后来去照顾雄英的妹子,却都……】
这一连串的巧合,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刺得老朱坐立难安。
他绝不相信吕氏是完全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