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功率越高,单位晶圆的光刻成本就越低,规模化优势就越强。
闻言,林南立刻收敛心神,右手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目光紧盯着功率调节界面:“收到!当前目标档位 ,避免等离子体不稳定。”
控制台屏幕上,代表光源功率的数字开始缓慢爬升,每一个数值的跳动,控制室内的呼吸声就跟着沉重一分。
、 、 ……
当数字稳稳停在 。
那条代表等离子体约束状态的绿色线条,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波动,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尖峰或骤降。
系统运行稳定!
“功率稳定在 ,没有出现能量泄漏!”
林南的声音比刚才响亮了几分,紧绷的肩膀也稍稍放松了一些,脸上绽放出一抹旁人看不见的灿烂笑容。
作为国产第一台euv光刻机的核心研发人员,那是妥妥能登上教科书、评院士、留名青史的人。
他连忙深吸了一口气,强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陈延森微微颔首,转头看向章延杰:“光学系统同步适配,检查光束匀化效果。”
章延杰立马调出照明光学模块的实时数据,屏幕上弹出一组光束截面分布图。
淡紫色的光斑均匀地覆盖在模拟掩模区域,边缘没有出现丝毫能量衰减的阴影。
“陈老师,光束匀化度99.2%,符合 !”
章延杰扬声回应道。
这一次,控制室内的骚动比方才更加明显。
有人悄悄抹了把眼角,还有人用拳头轻轻捶了下桌面。
从 ,更是证明他们的mcde-euv光源既能“点亮”,也能在更高功率下保持稳定,这意味着量产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
功率是制约工艺节点的重要因素!
制程微缩需实现更小的线宽和间距,要求euv光具备更高的光学对比度,而功率是对比度的核心支撑。
。
陈延森嗯了一声,接着吩咐道:“准备晶圆台与掩模台同步测试,加载测试晶圆,按 。”
汪象朝马上响应:“测试晶圆已通过机械臂送入预对准工位,掩模台已加载 。”
顷刻间,众人的视线重新聚焦在主监控屏上。
屏幕被分成了四个画面:左上角是光源功率与等离子体状态,右上角是光学系统的光束分布,左下角是晶圆台的实时坐标,右下角则是掩模台的运动轨迹。
随着汪象朝按下按钮,两个精密平台迅速移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像两条精准咬合的齿轮,每一次微调都控制在0.1纳米以内。
“同步精度0. !”
汪象朝说道。
陈延森看了一眼时间,此刻是晚上8点 。
他俯下身子,对着麦克风,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叮嘱道:“曝光开始,单次曝光时间设置为0.5秒,记录所有参数。”
核心腔室的观察窗内,淡紫色的微光骤然亮了一下,旋即恢复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