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柜子
车厢里自然不只宋妙一个。
因得了韩砺招呼,一旁大饼也带着梁严钻出头去,跟他挥手作别,边上更有其他车厢里一干学生“韩领头”、“领头”、“回见”、“回京再聚”、“别走了一道回京”等等一通嗷嗷乱叫。
听得左近鬼哭狼嚎似的,宋妙险些笑得肚子疼。
她跟着一起挥手作别,等到骡车驶远,才放下车帘,挡住外头扬起的黄尘。
边上另有一名女镖师陪坐,听得外头这样动静,问道:“这个什么韩公子、韩领头,是个什么来头?”
宋妙还未回话,一旁大饼早急忙插嘴道:“韩公子京中来的,和都水监的官人们一道帮着挖河开渠修堤坝——河道上各色事都归他管呢!”
又道:“我们也是河道上的!旁的车上都是借调来帮忙的京中学生,我是给娘子打下手——我们管伙房的!”
他说着,一挺胸,十分骄傲模样。
那女镖师顿时肃然起敬,忙道:“原说要送一行人进京,也没仔细交代什么来头,原来竟是开河道的!失敬了!!我晓得,我晓得!都说若是这河道管用,后头滑州水涝就不会再淹得这么吓人了!”
又夸道:“哥儿小小年纪,竟是如此能干!”
大饼先前说那一番话时候中气十足,此时得了夸,先去看宋妙,见她笑,那笑容中鼓励意味十足,一时挠挠头,声音也低了三分,脸红红的,道:“还好,一点点能干——娘子也夸过我哩!”
一车四人靠着半壁行李,说笑闲聊,在车上时间也不算难熬了。
等到晌午时候,一队骡车停了下来,寻了个官道边上茶肆打尖吃饭。
宋妙迟一步下的车,只叫众人先行去帮着留位,等人都走了,才把先前那韩砺托付的信封仔细收进一只木匣里,但等再放布包时候,翻来覆去,也不见上头有名字。
因得过交代,知道不怕看,她索性都打开来做分辨。
里头厚布缠包着,解开一看,一枚长而圆,一枚长而方,都是石章。
前不久已经得韩砺送过一回名章,此时再见,宋妙倒不奇怪,先认真辨认了一番那方章。
章上刻的是四个字,纵横成一个尖立的四角,竖做“庭青”,横做“得意”。
她早听说韩砺的师兄陈廷另有一个别号,唤作“庭青先生”,便知这一枚是赠那老先生的闲章,心中念了几遍,一时读作“庭青得意”,一时读作“得庭青意”,一时又读作“得意庭青”,各有意思。
她看字读字,草书刻得眉飞色舞,尤其那一个“意”字,心字底朝那一勾、一点,全然形似不知什么动物的长长尾巴,几乎翘上了天去,俨然那一个老先生已经在自己面捋着长长胡须嚯嚯笑似的,十分有趣,当真见章如见人。
宋妙又看了几眼,才重新裹起来,收到匣子里,再去看另一枚。
不同方章,那圆章外头竟还单裹着一张纸,把纸张开,里头写有两道字。
“铺章一枚,聊表心意。”
落款只“正言”二字。
她倒过来那圆章一看,底下刻的乃是“宋记食肆”四个字。
是圆而胖的隶书,笔画、线条都干净而圆滑,哪怕目不识丁的人见了也会觉得顶顶顺眼,很有福气的样子。
一看就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