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柜子

宋妙越看越喜欢。

行李早已堆放好了,她依旧不嫌麻烦地腾腾挪挪,翻出压在中间的一个包袱,找出里头印油,先把帕子沾湿了水洗擦了章,蘸了印泥,因左右并无纸张,只有那裹圆章的纸笺,索性就在那纸上寻个空位盖了一个。

特别漂亮的一个“宋记食肆”出现在了纸面上。

等自己食肆重开,必定要用起来,若是再做福字糕,或是其他糕点时候,外头包的油纸就拿这个章来盖,做个标识!

盖在正正中!

她欣赏了一番笔法、刀法,忽的心念一动,从腰间解下香囊来,取出先前韩砺送的那枚名章,同样点了印泥,寻了地方想要盖。

那纸笺本来只有小儿巴掌大,韩砺留了字,又加盖了“宋记食肆”的章,余地已经不多。

她寻了一圈,只好在“宋记食肆”并“正言”二字落款当中挤着印了下去。

印的的时候没有多想,只见“宋记食肆”下头就是“宋妙”,一个隶书,一个小篆,虽字体、风格不同,但各有各的笔体笔锋,十分顺眼,但看着看着,她隐隐觉出不对来。

“宋妙”之下,便是“正言”,打眼一扫,一个隶书,一个馆阁体,贴得还挺近,搭倒是挺搭,看也挺好看,就是未婚男女名字如此挨着,总有些不太合适。

犹豫一息,宋妙到底还是把那纸迭了迭,将“宋记食肆”并“宋妙”两个章占的纸幅撕了一小条下来,也没有扔,仍旧跟原来的纸一道卷了石章,重新收回布包里,放进木匣锁了,才下了车厢去吃饭。

***

宋妙在半路的车厢中试章,滑州河道临时搭建出来的棚屋之中,韩砺却在看账。

他面前摆着几本厚厚的账册,当头那一本翻开的乃是伙房总账,一旁则是流水账,一个清楚,一个细致。

孔复扬手中捧碗,因走了一拨学生,事情却没有少,自然更忙。

他此时已经顾不得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一边呼噜噜扒着汤泡饭,几口咽了,一边对韩砺道:“审来审去,还是伙房的帐最干净——州衙的查完了发回来,送账本的那一个都在说,审十来年了,没做过这么轻松活计。”

韩砺没有接这个话。

他只怕自己一开口,一句“也不看伙房是谁人管的”就要脱口而出,到时候引得面前这厮又说出些乱七八糟愿望来。

伙房的帐确实做得极其清楚。

这个清楚源自于原始档案的细致,合账人的成竹在胸。

宋妙做事,向来是不厌其烦的,譬如光是出入帐就有两份,一份是真正流水,另一份却是按着不同类目排的流水,每五天、每十天、每月汇总一次,由看库人、送货、接货人分别画押。

这汇总也不是单纯的累加,她还自己做了比对,比如上一个账期哪一部分开销变大,为什么变大,大了多少,均分下来人头变动有多大,接下来为了平衡,伙房又是怎么做的。

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会明白想要把这样简单的事情细致做,坚持做,有多不容易。

首先是数目的来源。

伙房上下人人听她使唤,无人不服,执行起命令来,自然丝毫不打折扣,不同的人互相制约监督,也防止了胡编乱造,瞎填乱填。

其次是比对的方向和框架。

宋妙本就是把总那一个,并没有安排其他人,而是自己来写。

她的头脑足够清晰,对一应流程、事务又足够了解,框架是大的,着眼于全局,不至于钻着一点细枝末节穷追猛打,可看性自然就完全不一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