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用敌人的尸体把杜克拉山口的海拔堆

就像当年马谡没有“当道扎营”堵住街亭,张郃就想围住马谡驻守的山,把马谡活活渴死在山上。

只不过,莫德尔不是马谡,他这次是提前做好了计划,按鲁路修长官的指示精神,故意玩弹性防御、耗敌疲敌骄敌,他早在意军杀过来围城之前,就在戈里齐亚要塞和周边几处山峰阵地上,储备了足够的军粮淡水和弹药。意呆利人就是围困上半年,莫德尔都不带怕的。

他要做的,就是在鲁路修长官在东边解决喀尔巴阡问题时,在这里拖住、耗住意呆利人,确保长官将来腾出手的时候,这边的意呆利人已经疲惫不堪了。

意奥战场,暂时也就没什么别的情况值得赘述。

意呆利人一开始攻得很迅猛,不计伤亡。但才刚攻了没几天,听说东线的露沙军似乎有危险、有变故,意呆利人也有些前怕狼后怕虎。

可都已经打进奥国边境 “战果”啊?直接撤回去多可惜?既然已经被戈里齐亚要塞这个果实黏住了,那就继续黏下去,看看何时能把奥人的阿尔卑斯山地师围歼了吧。

而诸如此类的场景,不仅在意奥边境上演,也在其他好几个地方上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在匈牙利南部战场,塞维亚军是在5月 。

短短四五天之内,还真就被他们收复了几座小城。塞维亚军从多瑙河畔的诺维萨德出击(这地方位于贝尔格莱德西北 ),连续打下泰梅林、库拉、斯尔博布兰。

这些地方虽然都不是很重要,彼此间隔也就10~ 。

罗马尼亚人的军队,也在这四五天里,以铁路行军的方式,迂回到贝尔格莱德附近,然后开始越境北上——谁让罗马尼亚军队如果想从自己的国界北上,还要翻越东喀尔巴阡山,道路非常难行。

所以还不如借塞维亚的道,走多瑙河河谷。

而德玛尼亚人在北段喀尔巴阡山掐住露沙军咽喉后,一切都变得微妙起来。

那些已经上钩的意、塞、罗军,下一步到底是进是退?

意呆利军贪利,舍不得退。

塞、罗两军有些将领想要持重稍退,但他们也很快接到了露沙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尤多维奇上将的电报,告诉他们局面还可控。

只要给露沙西南方面军几天工夫,尤多维奇上将就可以分兵重新打通身后道路,让塞、罗友军千万别怂。

最终,塞军总参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元帅和罗军总司令康斯坦丁.普雷赞,都认可了尤多维奇上将的说法。

他们觉得尤多维奇应该还是挺有把握解决戈尔利采-塔尔努夫-热舒夫一线的“小问题”的。

这也得益于露沙军队的宣传口径:他们一直大肆宣扬“北线的挫折规模很小,问题不大”。

而德玛尼亚方面,暂时也没有进行针锋相对的宣传,也懒得刻意去戳破尤多维奇上将的“打肿脸充胖子”行径。

这样一正一反的宣传力度,终于误导了塞、罗两军。

露沙人需要塞、罗两军来为他们分摊压力、孤注一掷。

德玛尼亚人需要塞、罗被勾引出来,一网打尽。

交战的双方居然在欺骗第三方的问题上,基于相反的动机、却做出了相似的事情。

塞、罗两军都决定继续往北进攻五天,顺便观望形势,如果到了5月 ,无法解决掉“后方的小问题”,那到时候塞、罗两军再另做考虑、重新评估风险。

……

尤多维奇上将在欺骗盟国同行的同时,当然也在拼命补救。

从5月 ,想要往北重新翻越杜克拉山口、至少固守住杜克拉山口至热舒夫的道路,确保后方的补给和退路能够稳固。

5月 ,就赶到了战场,5月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