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用敌人的尸体把杜克拉山口的海拔堆

第 用敌人的尸体把杜克拉山口的海拔堆高十米

利奥波德元帅的德第 。

戈尔利采-塔尔努夫一线便全部易手,露沙西南方面军留在山北西部前沿的总计4个师遭围歼(含骑兵师)。

整个露西南方面军主力撤回喀尔巴阡山以北的生命要道,也被严重威胁。

虽然通过杜克拉山口的那条路还没被百分百彻底掐断,但德玛尼亚人的刀尖,也差不多算是抵住露西南方面军的咽喉了。

这一切,仅仅是在3天内发生的。

在喀尔巴阡山以南的广大战场上,很多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和认清形势。

而在更远的、整个欧战的其他战线上,很多协约一方的国家,甚至还没来得及版本更新,还停留在欢庆上一个好消息的版本——

也就是欢庆3天前、露沙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尤多维奇上将刚刚突破喀尔巴阡山以南的匈牙利咽喉要地科希策、打开了进入匈牙利平原、通往布达佩斯的道路。

比如,在意、奥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区,伊松佐河河谷。

意呆利陆军主力的大约 ( ,就匆匆对奥国发起了全力进攻。

意呆利陆军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元帅甚至挂帅亲征,还在战前发表了重要讲话:

“将士们!夺回曾经被奥利奥人占据的我国领土,就在今日!我们还要顺势夺取斯洛文尼亚地区!奥国已经要完蛋了,他们的主力全部被牵制到了匈牙利平原方向,露沙军队的主力已经冲进匈牙利平原!奥国已经无险可守、覆灭在即!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觉得这次进攻太仓促,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炮兵和物资补给也还没到位。但我们的敌人更加虚弱百倍,我国如果还不动手,奥国就要彻底亡于露沙和塞维亚联军之手,甚至连罗马尼亚人都能分一杯羹抢走特兰西瓦尼亚,而我国将一无所获!”

意呆利将士们听说有如此大便宜可以白捡,一个个兴奋莫名。

也不管己方重炮都还没到位,就靠着边境上一些野战炮随便轰了轰,然后就冲到了敌国境内。

伊松佐河另一侧的奥军一副“猝不及防”的样子,沿着河谷被意军打得且战且退。

奥军其实退得很有章法,每退一步都会尽力从意军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每前进一公里,意军都要付出四位数的伤亡代价,少则千八百人,多则五六千人。

意军的主要目的,是先从威尼斯地区往奥境内推进、至少先推到奥国在亚得里亚海的最重要海港的里雅斯特为止。

的里雅斯特港距离当时的意奥边境直线距离也就 ,实际上的路线要沿着山间河谷前进,总里程大约 。

原本在地球历史上,意呆利人在前几次伊松佐河战役中,最好表现纪录是深入奥国边境3布里,差不多折合5公里。

但在本位面,奥第 )与德玛尼亚人派来增援他们的那几个山地营,在莫德尔少校的建议下,在伊松佐河谷与阿尔卑斯山区执行了弹性防御。

那些相对容易失守的河谷地形,奥军在略作抵抗后就放弃了,最终一直把意军放进国境 。

直到意军杀到戈里齐亚要塞及附近的几座高地山峰为止,德奥联军才以仅仅2个师的兵力,死守要塞和周边险要,再也不退寸步。

此时,意军距离的里雅斯特,直线距离还剩 。

戈里齐亚要塞是的里雅斯特的最关键门户,其位于这一段阿尔卑斯山的山口附近。

伊松佐河的一条支流,就从戈里齐亚要塞山脚下的谷中流出、汇入干流。而意军要打到的里雅斯特,就必须沿着这条支流河谷往前打,其他地方都是极为险峻的阿尔卑斯崇山峻岭,根本没法翻越。

而如果不能拿下戈里齐亚要塞,直接就沿着河谷推进,戈里齐亚要塞的守军又能威胁进攻方的后路和补给——这种情况,就跟东南线的喀尔巴阡山战场差不多,此前在喀尔巴阡山,露沙军之所以非要攻打普热梅希尔要塞不可、非要先破要塞再翻山,就是怕退路和后勤被要塞掐断。

在意奥边境这边,戈里齐亚要塞的性质也是一样的。所以意军暂时打不下来,就把戈里齐亚要塞团团围困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