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不敢怠慢,连忙前去找朱守静禀告,却不想到了朱守静的院落之后,却找不到他的身影。几人四处搜索,却是在院外的一条沟渠之中,发现了朱守静的佩刀。
除此之外,再无痕迹,仿佛朱守静人间蒸发了一般。
孝陵卫父死子继,数代同袍,他们对朱守静的态度就像梅青禾对李淼一般——但凭驱驰、死不旋踵。
眼见朱守静随身兵器都丢了,生死不知、下落不明,顿时心急如焚。
其中一人说道。
“以指挥使的武功,我不信有人能悄无声息的将他带走,让咱们丝毫没有察觉。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指挥使——是自愿跟他走的。”
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谁能让孝陵卫指挥使既不通知部下,也不做丝毫反抗的自愿离开呢。
自然是……朝廷!
昨晚黄锦怀疑孝陵卫勾结明教,虽然一时间没有发难,但也是找了几个千户细细盘问了一番。
照理说,皇陵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问一问在场之人也是应该的。
但,“询问”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提出问题的人能得到答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对回答问题的人来说,有些问题本身就是某种答案。
“询问当时的情况”和“怀疑你是乱党”两种态度下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黄锦再怎么掩饰,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态度完全遮盖起来。
当时有千户察觉了这一点,虽然心有不满,但还是强压了下来,一一作答。
若此事到此为止,也就罢了。
但朱守静偏偏失踪了,就在黄锦离开之后的第二天。
几人四下搜寻,却是找不到朱守静的丝毫痕迹。
恰逢几位供奉进入皇陵,几人便急忙赶到,却是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位供奉,正是昨晚与黄锦一同来的供奉之一。
如此,孝陵卫天人问出“指挥使在哪”这个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但,几位供奉听得这话,却是一时间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