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倜点头:“带出这边山中再说。”
乌熊立刻把白衣人尸体背到身后,那边周侗则将先死的和尚也扛起,霍玲珑清除一遍周遭痕迹,然后下山而去。
到了冰蚕宫后,再清除一遍之前来过的迹象,接着通过大山层洞,往西海返回。
出层洞气候逐渐恢复,走了一半,赵倜下令向西面折十几里,处理尸体。
随后找了一处僻静地方,乌熊从怀内掏出一只瓶子,将药粉洒在了两具尸体上面。
半晌工夫,两个尸身就都化为一滩黄水,再将剩余衣物焚烧,挖坑深埋,地上恢复原本样貌,接着折了路径,继续往西海方向赶回。
待回到西海之畔,已是夜晚时分,不过天上月色明亮,众人又在湖边架着篝火,一时亮如白昼。
见赵倜几人回来,朱初一张罗烤肉做饭,弄好之后,赵倜等人吃完,已经月上中宵。
随后安歇,进入龟兹国送的帐篷之内,赵倜轻轻打开手掌,就看那条小蚕正在放赖躺着。
出层洞的时候,赵倜发现它有点打蔫,估计是因为大山内外温度相差过大,这蚕一时之间受不了外面的温热,才导致没有精神。
他担心这蚕不比府上那只,是慧净和尚一点点从昆仑赶出来的,逐渐习惯外界,这只是他直接捉走,恐会死掉,便运寒冰真气于手掌,将这小蚕握于其内。
本来这小蚕一直有所挣扎,即便没了精神也攒力去扭,但一得寒冰真气滋润,却立刻老实起来,不跑不动,就在他掌心懒洋洋的卧着,这时居然肚皮朝上放赖。
赵倜看了片刻,微微思索道:“你这小东西是不是感觉到了本座的寒冰之气,才扑奔过来的?”
他想着当时小蚕在那冰房深处直接射出,不向别人,直接奔自己,应该是觉察到了自己身上的寒冰真气。
毕竟寒冰真气的根本是另外那只小蚕的本源寒毒,若那小蚕也同样来自冰蚕宫,说不定这只会有感应,能察觉寒毒存在。
不过幻阴经的至阴功力倒也可能吸引对方,就不知哪个才对了。
小蚕哪里知道他说什么,就感觉此刻十分舒坦,动也都不想动,点漆一样的眼睛瞅着他,有些感觉亲切。
赵倜自语道:“总不好在我手上过一夜吧,还是给你造个小房好了。”
说着他喊来白战,叫去西海打一盆水来,然后将手放在水中,他此刻用幻阴功法和寒冰真气都能造冰,但两者还是略有不同。
幻阴经倾向极阴极寒,天一生水,一阴生、天地肃之意,并不只为制造冰霜。
寒冰真气则主攻此道,造冰更快,他便催发寒冰真气,只见那盆水顷刻凝结,然后手掌搅动几下,继续运功,一座小冰房出现。
接着他将这小房取出来,摆在皮榻之边,将小蚕往里一丢。
小蚕本来在他掌心正待得舒坦,一下进入冰房不由吃了一惊,下意识就想回头往他掌心跑,他轻轻一合冰房,将出口封闭,只留一个细小通气孔,便将小蚕困于其内。
小蚕在冰房蹦跳几下,似乎再度感到寒冰真气的气息,便逐渐消停了下来,又开始放赖昏睡。
赵倜随后安歇,第二天早晨起来后叫众人清除西海湖畔露营的痕迹,然后向东北方向而走,进入陇右,直奔青唐城,此番在青唐逛一圈后,就要回去大宋了。
青唐是座古城,因为地理地势原因,史上多有拉扯,北魏置鄯州,唐朝初期称鄯城,是唐与吐蕃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双方在此展开多次大战。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受到极大削弱,军事力量内调平叛,在西部边疆的防御能力下降,吐蕃趁机东进,逐步占领了包括鄯城在内的河陇地区,上元年间,鄯城正式陷于吐蕃,改名青唐城。
这座古城向来被誉为西北明珠,不但是河湟地区往西域咽喉要塞,更是眼下替代丝绸之路的西北部最大商路,号称青海道丝绸南路,南北朝乱世之后乃至西夏建国,阻断西行商途,东西商人们便改走陇右,在青唐城交易歇脚。
可以说如今整个西域陇右吐蕃西夏地带,最大的商城就是青唐,西夏都城兴州都比不了,龟兹国更比不上,青唐无论商业繁荣,城池规模,还有风光景色,都堪称西部诸城数一数二。
青唐地处湟水之边,当年神宗熙河开边,几乎就打到了青唐脚下,夺取了河湟大部分地区,而也正因此大宋与青唐的吐蕃唃厮啰政权关系恶劣到极致,使得对方倒向西夏,对大宋十分敌视。
众人沿着湟水一路来至青唐城边,只看青唐城广二十余里,旁开八门,中有隔城,以门通之,为东西二城。
赵倜下令众人改扮东归商人模样进入城中,青唐虽然对大宋提防仇恨,但对宋商不禁,毕竟宋商经途此地,乃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来源,而且青唐也需要宋商带来的种种货物。
接下在青唐城内住了足足七天,赵倜叫众人摸清城中各处景象细节,自己也走了一遍记于心中,打算回去之后绘画地图,为将来出兵收服陇右做准备。
七天之后,众人购得不少特产物品,全做商人来往模样,三三两两,分批出城。
鸠摩智这时南下回去吐蕃王庭,女童却没有其走,依旧一起同行。
赵倜领众人直奔熙河兰会路,一路漫长,观察地势。
神宗熙河开边打下了两千多里地盘,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有了土地就有百姓,有了百姓自然就有赋税,而且河湟可以养马,若是此地能够完全充分利用,则大宋战马不愁。
但问题是当时被征服的吐蕃人马势力,其实一直都不服气,总是在宋朝大军各地驻扎离开后,发动叛变,为此大宋必须派遣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