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见项燕,来自兵家的试探

“不要动,否则后果自负!”

隨后便是一道强横无比的威压,如同一座大山,直接落到两人肩头,两人甚至来不及反应便直接被压得五体投地。

这一幕,来的太快,电光火石之间,修缘便已经跨越这两丈的距离,来到了项燕身侧,项泉身体一震,垂在身侧的双手下意识攥了起来。

他没想到,这两人的见面居然会如此,这副剑拔弩张的模样,让这位军旅出身的將军心跳如擂鼓,精神一下子就绷了起来。

若是这个少年在这里动手,不说结局如何,项燕的安危可就没有保证了。

对於身后这两人的反应,项燕恍若未觉,並没有出声喝斥或者制止。

“將军也喜欢水?”

过了一会儿,修缘的话缓缓传了过来。

项燕视线始终在湖水上,听到少年的话,他轻轻点了点头。

“兵法有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闻言,修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些东西,他曾在韩国看过,是兵家的东西,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察敌虚实、避强击弱、因势而变,此法不仅是用兵之策,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通用智慧”

“哦?”

听到少年的话,这位大將军轻咦了一声,他似乎没有想到对方对兵法也有这样的研究。

“听项泉所说,你年纪轻轻便有宗师境的修为,已是江湖上少有的天才,没想到在兵法一途,你也有如此的研究,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听到此话,修缘摇了摇头。

“只是一些感悟罢了!並没有实践过,我曾听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是两军对垒,我可能不是將军的对手。”

项燕闻言,双目登时一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倒是一句治世名言,也不知出自哪位先生之口?”

修缘眼睛一眯,隨后出声说道:“一个老者,具体是谁我也没有问,不过我觉得对方说的话很有道理。”

项燕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说道:“若是当年赵国知道这个道理,恐怕就不会有长平之祸了!!”

身后的几人听到两人的交流,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古怪,明明刚才还是一副剑拔弩张的局面,可到现在两人却又相处的如此和谐。

忽然,修缘再度开口。

“將军此言差矣!”

项燕眉头一皱,隨后朝身侧看了过来。

入眼之人是一个年纪並不大的少年,差不多十三四的模样,一袭青袍,气质绝伦。

特別是对方那双眸子,平静如水却又极为深邃,带著让人看不懂的通透与智慧。

“什么意思?”

修缘伸手一抬,湖水像是受到了什么外力影响,隨后在湖水上浮现出一个字,一个“道”字。

看到这一手,项燕眼睛一眯,他们距离湖面少说也有数丈距离,但身边这个少年却能隔空扰乱至柔水流,使之凝结成字,这份內力修为,在他看来,已经到了一个极深的境界了。

“道理就是道理,它一直都在,不是我们说出来,它才在,就算我们不说,它也在。”

“长平一战,看起来只是因为选错了主帅,让一个书呆子上了战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赵国是真的不知道那个道理吗?”

听到这话,项燕眼神忽然闪烁了起来。

作为楚国的大將军,对於战事来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一个国家在应对战事选择主帅上,並没有那么简单。

赵括不过是一个新人,能够上战场,担任主帅,並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而是赵国朝堂文武商量之后定下的一个决策。

要说一个人不知道这个道理,还能理解,但赵国朝堂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说不通了。

“有些人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可现实总会教他们做人,给他们迎头痛击。”

“赵国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他们有別的想法,可惜结局却远不如意,那一战,赵国元气大伤,丧失与秦爭霸实力,自此攻守易位,只能被动挨打,可嘆可嘆。”

项燕闻言,忽然沉默了下来。

若是按照这个少年的思路来看,似乎也对,当年的赵国的確有其他的想法,廉颇守成有余,进攻不足,面对秦国,他能保持不败,但要说胜的话,恐怕很难。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换將,可惜的是,最后赵国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