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个少年,年纪轻轻,便有此等手段,未来必定大有建树,而这样的人身边是不缺女子的。
于是她又同弄玉交代了一些悄悄话,到最后直把弄玉说的面红耳赤,一张俏脸红到耳根。
与此同时,在韩王宫的守藏室,陈修缘也再度开始了观书的日常,不过与之前相比,他身边多了一位姑娘,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有过几面之缘的红莲。
红莲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姑娘,行事也极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对于这位不请自来的姑娘,就算是陈修缘也没有太多的抗拒。
至于红莲,见陈修缘如此,自不会有什么不满,反而顺水推舟待了下来。
之前她总听韩非说自己师傅如何了得,自己求学时因遇良师而大有所获,对于这些,她一开始是不以为意的。
直到上一次,陈修缘跟她说了一些话,竟让她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那个时候她才知道自己的九哥说的不错,若是想有所成就,一个好的师傅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七国林立,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学问,道理很多,但名师太少,至少韩国是没有的,若是韩国有名师,她的九哥就不会出去求学了。
她记得儒家好像是有一句话,叫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尽管陈修缘年纪很小,但她却觉得对方能够当自己的老师,所以她便来了。
守藏室的书很多,她也没有打算全都看完,只取了一些谋略、兵法的书来读,背诵下来后再去跟陈修缘请教,每每如此,她都有所收获。
对她来说,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至少相比于前一天,她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朝堂之中的一些事情,原本她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但现在却能摸清一些脉络了。
只是当她看明白一些事情之后,她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真相总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他人的粉饰而改变,只是有些人在自欺欺人罢了。
相较于这座守藏室,新郑城内却又有风暴降临。
太子意外暴毙,朝堂轰动,但这一次,动手之人做的极为隐蔽,线索全无,就连韩王安都以为是一个意外,发泄出自己的不满之后,便没有过多的追究。
但对于此事,姬无夜却猜到是谁动的手脚,墨鸦曾与他汇报过四公子韩宇意图刺杀太子,后来被他阻止,如今太子身亡,他心知此事多半与韩宇脱不了干系。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子之死刚过,那个叫弄玉姑娘的情报又摆在了他的桌案上,只是看着那些内容,姬无夜心底的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血衣侯白亦非居然早就与弄玉有过接触,但这件事情白亦非从未跟他说过,并且还有一点极为古怪,弄玉最后是白亦非派人给送回去的。
“能告诉本将军,白亦非与那个叫弄玉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蓑衣客沉默片刻后摇了摇头。
能够探听到这些情报,是因为他早就将探子渗透到了侯府周围,所以他能知道这个结果,但也只有一个结果,至于原因,他就无能为力了。
若是想知道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去找白亦非求证。
但白亦非是何人?让他去找对方求证,这与找死又有什么区别。
姬无夜轻轻晃着手里的酒杯,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寒意,白亦非到底想干什么??
随后他冷声道:“我记得他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人。”
白亦非继承了他母亲的功法与爵位,对于那门秘术,他有所耳闻,维持不老容颜和强横功力的代价是昂贵的,雪衣堡外的深谷中除了敌国将士的尸体,还有很多年轻貌美姑娘的尸骸。
听到姬无夜的话,蓑衣客没有多言,情报更多时候是需要准确性的,一个错误的情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隐患,白亦非的事情,未曾经过调查,他无法下结论。
姬无夜扫了一眼半跪在地上的蓑衣客,继续问道:“郑王宫那场战斗,现在都有什么消息了?”
蓑衣客目光微微闪动,随后沉声说道:“郑王宫旧址的那场战斗,目前还未得到可靠的消息,至于当日悬于天幕的剑光,属下已经派人翻阅关于百家的记载,但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任何相关记录,要想确定对方的招式到底是来自哪个门派,还需要时间。”
半晌,看着蓑衣客慢慢消失的背影,姬无夜眼睛一眯,眼底泛起一丝寒意。
若是白亦非失去了控制,那宫里的潮女妖恐怕也要靠不住了,他或许该找一些新的盟友了。
西方,一队装备精良的铁骑,正护送一辆马车缓缓东来,在队伍的最前方,有个铁骑手中正握着一杆大旗,旗上有一条黑龙张牙舞爪,正中则是一个大大的“秦”字。
秦国的都城咸阳,一个年轻的学子见到了秦国的丞相——吕不韦,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与这个学子谈成了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他们双方都觉得自己是赚了,命运的齿轮再次开始转动,这个年轻的学子搭上了吕不韦这条大船,走入了秦国的朝堂,他的名字叫做——李斯。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两日,这一天,守藏室中再度多了一位姑娘,一位热情似火的姑娘。
“小公子,你可让奴家好找啊!!”
红莲听到门外传来的声音,眉头不由一皱,因为对方的声音让她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她抬起头看向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少年,听那句话的意思,来人应该是找他的。
脚步声越来越近,红莲忍不住说道:“修缘,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