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技术经验水平的欠缺,可不是单纯能靠时间磨出来的,必须得有系统传承加上长期经验才行。要不然,就得走“傻大黑粗”的法子,堆更多的材料,并且降低更多的要求,但仍然难的很!在这一批新的和国大匠抵达前,大雪狼号的建造,就卡在这里,卡在造出的各船身部件,进行组装连接上!
“宋式造船法,壳先肋后。造样肋横剖,按船线样杆控型,再用墨斗线定距。然后定龙骨系,外龙骨落槽找平,艏艉柱装配,内龙骨攒接。这里的‘攒接’,是内龙骨和龙骨板一起,用长斜样式来通身攒接。这就得用鱼尾榫,再加贯通穿钉,还加有铁箍和铜箍!等建好了龙骨系,还要有龙骨衬木,填足吃水段等龙骨系造好,又是外板与龙骨系的连接了!”
“船板木料要提前处理,火燎炭化表皮,加盐水浸泡。而要把船壳外板,与龙骨系连在一起,还是木头榫接与铁钉钉接两个法子。自龙骨两舷起‘企口板’,相向榫舌,板缝嵌粘乎的灰脂,热灌锤实。再用斜钉入肋,肋带板缝越细越好,一样要用灰脂填缝。”
“立肋与横梁要能受大劲,必须一点点火烤弯肋,塑出受劲的形状来。肋脚与船板内面,都要钩钉加木销。甲板梁、帮肋、舷材要依序绑定这可真是一寸寸的苦活,又吃技术又吃人力,为得就是这大船下水后,哪怕遇到大浪,也不会被拍散架!”
“主神啊!从船壳、龙骨到船肋,一修就是两年,再怎么细致,也不为过!可哪怕这样,我这心里也都没谱啊!直到这一批‘大匠人’抵达,终于有了几十年经验的好手,前后忙了大半年,才算把这底层的连接加固、重整了一遍!这种细致的技术活,要是没有足够的木匠好手,就是把我累死,那也是弄不出来的!至于本地的工匠,离着‘大匠’的水平,还差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