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故地重游

第 故地重游

“淅淅沥沥—”

三月下旬,隨著春季即將结束,一场春雨將北方大地洗刷得乾乾净净。

当持续三日的春雨结束,临州狄道城的百姓自发走出了狄道城,朝渭州官道走出了十余里。

老人们拄著榆木拐杖,妇女们牵著孩童,青年们著脚尖向东张望,所有人都怀揣著激动,翘首以盼的等待远方出现他们所期盼的身影。

“阿耶,陛下真的会从这条路来吗?”

“会的、会的————.”

“陛下长什么样子啊?”

“现在不知道,以前的陛下身材高大,长相俊朗如神仙般,某觉得比那些史书上的潘安宋玉还要好看..

“嘶律律——”

“来了!来了!”

在百姓人头赞动,各自討论的时候,隨著远处传来一阵马匹嘶鸣声,原本就有些躁动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所有人看向渭州方向的官道,只见官道尽头开始出现身影,身影成群结队的快速朝著狄道方向靠近。

在他们的不断靠近下,手持大汉旌旗的骑羽林精骑率先驰来,由远到近,数量多的数不清。

他们越过百姓,朝春狄道城的南门靠近直到羽林精骑的队头抵达狄道南门,骑兵们才开始勒马降低马速,分成两列,肃立在道路两侧。

百姓们见到他们,心里十分激动,忍不住看向这些精骑。

北衙六军作为天子亲军,羽林与神武左右四军都是骑兵,龙武左右两军为马步兵。

大汉没有追求华丽,哪怕是天子亲军,穿著的也只是普通的扎甲,背上背负著用油纸包裹的火绳枪,马鞍两侧別著刀与金瓜锤、斧头等钝兵,手里皆是掛有旌旗的马类。

他们都是从各军之中挑选的锐土,若是没有些本事,也无法脱颖而出。

狄道的百姓们抬头仰视,只觉得热血沸腾,而这时远方再度传来了马蹄声和车驾的軲声。

百姓们不敢再继续喧囂,只是眼巴巴的看著道路尽头的那支队伍不断靠近,

旌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玉与大在龙武左右两军的將士拱卫中缓缓靠近,

“陛下!!”

“陛下来了!”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雾时间,原本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百姓,瞬息间便都看向了那玉。

他们许多人都不曾见过刘继隆,只知道皇帝乘坐的马车十分华贵,用六匹马拉拽。

正因如此,他们在见到玉的时候,纷纷都呼喊了起来。

与他们不同的是,那些曾经有幸见过刘继隆的人,此刻並未关注玉,因为他们的目光都被玉络面前那道骑在马背上的身影所吸引了。

“是陛下!骑黑马的那个!我认得!”

“陛下?!”

“陛下这么年轻?”

“陛下没有老,难不成是得了长生吗?”

“陛下..”

她的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顿时激起千层浪。

无数见过刘继隆的人,在此刻都认出了刘继隆。

二十余年的时间,孩童成了青壮、青壮成了老翁,可刘继隆的容貌在远观之下,似乎並无任何变化。

儘管那么多年时间里,他们经歷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刘继隆的身影始终还是在他们心底挥之不去。

面对百姓自发出城十余里迎接自己的景象,便是经歷无数庙堂爭斗而感到麻木的刘继隆,此刻也不免露出了轻鬆的笑容。

“辛苦了,早些回去吧——

“陛下,您当年买过某的胡饼,您记得吗?!”

“陛下,某经常在王府四周卖怡,您还带著太子买过某的呢,您还记得吗?”

“陛下·陛下.

他在马背上对百姓们挥手致意,无数人爭先恐后的说著自己曾经与刘继隆的一面之缘。

儘管刘继隆已经忘记了他们,但对於他们来说,那一幕的场景,足够他们铭记这一生。

这热闹的景象,让青春不再的曹茂都忍不住激动的驱马凑近斛斯光,低声道:“大兄,你看这狄道百姓,比起洛阳那些官员倒是真诚得多。”

“那是自然!”斛斯光闻言开怀大笑:“陛下带著某等在陇西征战十余年,这里的百姓是將陛下当做亲人看待啊。”

安破胡闻言也顺势点头,接口补充道:“若非陛下,某与这些百姓恐怕都会饿死於唐境,如何能来到陇右,改头换面的得到新生?”

“陛下兴许不记得那么多事情了,但每个受过陛下恩惠的百姓,都將那一刻铭记在心。”

三人笑声爽朗,而玉络上的李梅灵则是看著窗外景象,百感交集。

不止是她,还有伺候她的西门君遂,以及刘继隆的诸多隨行子嗣亦是如此觉得。

曾经的他们,只是从旁人口中听说刘继隆的经歷如何如何,但那些人说到底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如今亲身经歷的人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的真诚与热情却根本做不了假。

许多人因为见到刘继隆而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份感情却是他们无法理解的。

因为百姓实在太多,刘继隆只能放慢马速,儘量与沿途的所有百姓交谈。

直到刘继隆已经走到城门处,身后官道上依旧人头赞动,百姓们仍站在原地,目送著自己先行入城。

“臣等、参见陛下.”

在刘继隆回过头来,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上千名堵在城门口,身体多有残缺的许多百姓,

见到他们,刘继隆便知晓了他们的身份,不由得翻身下马,激动来到他们面前。

他们的年纪从四十到七十岁不等,每个人都是跟隨刘继隆征战並落下残疾,最后在狄道城颐养天年的老卒。

“是谁带著某等收復了陇西?!!”

“陛下!!”

忽的,好似早有准备般的呼喊声传出,千余老卒纷纷拔高声音回应,便是刘继隆都感到了些许震撼。

“是谁带著某等击败了吐番,光復了河陇?!”

“陛下!!”

“是谁给了某等锦衣玉食的生活,给予了某等太平的日子?!”

“陛下!!”

当质问声与肯定的回答声不断作响,最后不仅仅是城门口的老卒们在吶喊,四周的百姓也纷纷吶喊,令人忍不住动容。

面对他们的这些话,刘继隆心中情绪复杂,直到他们安静下来,刘继隆才看向他们,对上那一道道目光。

“若是没有你们,某也没有办法收復河陇,赶走吐蕃。”

“你们才是河陇光復的功臣,某只不过是个代替你们获得名声的普通人罢了—”

兴许在年轻时,刘继隆会觉得是自己带领百姓们赶走了吐蕃,恢復了河陇的汉家正统地位。

只是隨著时间推移,他时常会想起曾经在战场上的那些事情,那些场景。

若没有这些百姓和將士支持,他哪里来的力量去收復河陇,將吐蕃人赶走,將大唐覆灭呢?

他的真情实感,令无数跟隨他作战的残疾老卒纷纷骄傲挺起胸膛,眼眶湿润。

“明日如往日那般,內帑调拨钱粮,某请狄道全城百姓吃顿饭,以此感谢陇右百姓的支持。”

刘继隆吩咐著,身后的曹茂闻言立马让人安排,而刘继隆也步行穿过了这些残疾老卒的队伍,

与他们一同走入了城內。

由於在官道上四周都是百姓,他並不能很全面的感受到狄道的变化,因此他与老卒们走上了城墙马道,走上了箭楼,將整个狄道城尽收眼底。

站在箭楼上,春风徐来,吹起几分温柔。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