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北上南下(万字大章)

徐商不免为康承训解释起来,但李漼却不管。

此前康承训包围两年多才讨平庞勋,这就已经让他十分不满了。

如今康承训又迟缓不前,好似要把战事拖到入秋去。

李漼现在根本等不了,只想尽快解决三大寇之一的黄巢,然后集中力量,讨平刘继隆。

“淮南道如今有官军不下六万,闹到还讨不平一个区区草寇?”

“传朕旨意,令刘瞻、康承训速速出兵,朕要在入秋前看到黄巢的首级!”

“这、陛下……”徐商想要劝阻,但却被李漼黑下来的脸色给堵住了嘴巴。

“臣、领旨……”

无奈之下,徐商只能答应下来,而路岩也趁机开口道:

“陛下,三川传来捷报,叛军几次试图渡江,皆被高千里率兵击退。”

“南蛮酋龙举兵十万攻黎州而不入,无奈败走。”

“高千里奏表,刘继隆不得志而率骑兵北上,请朝廷提防叛军突袭。”

“此外,高千里奏表九月出兵收复三川腹地,以此将功补过。”

相比较康承训和刘瞻的消息,高骈的消息无疑更为让人高兴,哪怕其中没有提及斩获,但结果总是喜人的。

李漼满意颔首,虽然对高骈此前丢失三川腹地不太高兴,但既然他能守住现有的州县,还能策划反攻,那便表明他态度没有任何问题。

于李漼而言,他担心的始终是阳奉阴违的那些官员,毕竟刘继隆几乎割据西境,若是再有人出头割据,那天下必然乱象一片。

想到这里,李漼便继续催促道:“传令给刘瞻与康承训,速速动兵讨賊!”

“臣领旨。”徐商无奈,只能二度应下,但紧接着他又提道:

“陛下,此前康使君讨平庞勋,朝廷尚未犒赏三军。”

“如此,即便康使君愿意出兵杀賊,诸镇官兵恐怕也不愿意出兵。”

“臣斗胆,请陛下发出犒赏,以助三军士气。”

徐商不提还好,提出后,于琮连忙起身作揖:“陛下,国库已无实财。”

眼见二人如此,李漼心里不免有些气愤,但他也知道想跑诸镇出力,钱粮犒赏少不了,所以在片刻的犹豫过后,还是咬牙道:

“宫中尚有数千锦缎,万匹绢帛,若能变卖,尽数取去吧。”

“陛下圣明……”

徐商与于琮恭敬行礼,十分高兴。

由于三川腹地被刘继隆攻占,锦缎价格骤涨,数千匹锦缎,足够卖出数万贯了。

这笔钱用来激励三军出兵,应该是够了。

待到讨平黄巢,夏粮也差不多收上来了,朝廷又有数百万钱粮,足够在偿还部分积欠的同时,犒军结束中原战事。

至于中原战事结束后应该如何,那就得看黠戛斯和朝廷联手能将刘继隆逼到何种地步了。

“退下吧……”

“臣等告退。”

李漼沉声开口,显然对徐商二人逼自己取内帑钱粮的举动很不满。

二人也心知肚明,躬身作揖后,便先后退出了咸宁宫。

在二人离开后不久,多份催战的旨意便由快马送往了淮南道。

除此之外,宫中流出的锦缎绢帛,也很快被长安城内的世家名门抢购一空。

这些锦缎绢帛变卖得来的钱财,基本都被运往了淮南道,而淮南道也成了天下瞩目之地。

身处漩涡中心的黄巢,此刻却不是在想如何与官军交战,而是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

蕲州衙门内,当饭菜酒肉先后上桌,衙门内便响起了口水吞咽的声音。

主位上,身着黄袍的黄巢扫视堂内,但见堂内众将穿着五八门,头发乱糟糟的,如同鸟窝一般,根本没有几个得体的将领。

单从堂内情况来看,黄巢便清楚了己方与官军的实力,而眼下他即将率军渡江,若是被人所拖累,他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他必须寻求出路。

不过他不可能直接放弃一批人,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诸位应该都清楚,朝廷已经派兵南下,号称布兵十万来讨击我们。”

“这些日子,某思前想后,最决定先率兵马渡江南下,占据江南诸州县,然后再北上与官军决战,夺下淮南。”

“届时我军便可四面出击,横扫河淮及岭南,与汉王东西呼应,覆灭这该死的朝廷。”

“好好!!”

面对黄巢的这番话,不少投靠而来的草寇根本听不懂,但当他们听到了汉王刘继隆的消息时,纷纷选择了叫好。

这倒不是他们多么崇拜刘继隆,而是他们都在扯刘继隆的大旗,以此来保护自己。

只是对此,黄巢眼底闪过些许变化,默默记下那些叫好的人,然后开始点名道:

“何荃、赵普郎、王……”

那些叫好的人都被点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修边幅的将领也被点到。

随着黄巢话音落下,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而黄巢也趁机说道:

“江南是朝廷的钱袋子,某率军南下后,朝廷必然会选择分兵进攻此地,同时围剿南下的义军。”

“刚才点到姓名的,均率军留守此处,方便我军南下进攻不利后,回撤此地。”

“至于其它没点到姓名的,现在回去准备准备,三日后随军渡江南下。”

“是……”

这次回应的声音稀稀拉拉,众人都不是傻子,都清楚不管是留下来,还是选择南下,都逃不过被官军围剿的命运。

黄巢也不指望这群人,甚至做好了今夜就有人率众散伙的打算。

这些并不重要,以朝廷现在的态度,不可能招抚他们这些草寇。

他们即便离开蕲州、黄州、舒州和庐州,也逃不过被官军围剿的下场。

他们如果逃离开来,说不定还能为自己多吸引官军注意,争取更多时间也说不定。

念头落下,黄巢便率先动筷,然后便看到了这群人大口吃肉喝酒的粗鄙姿态。

他没说什么,而是在散场后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去中堂议事。

尚让、黄揆、黄邺、黄存、林言等十余人尽数都在中堂。

眼见众人到来,黄巢开门见山道:“官军气势汹汹而来,我军不可直接与之交战。”

“眼下舟船已经打造大小八十余艘,明日四郎你先率五千兵马渡江南下,夺取江州后,再运送四州七千工匠南下,以江州为都城,大军渡江,四面出击。”

“我等想要成事,必须趁朝廷反应不及前,先占据江南西道,然后和朝廷谈判,割据一方。”

黄巢虽说对朝廷失望千百遍,却也不觉得此刻的自己,会是朝廷的对手。

唯有拿下足够大的地盘,然后与朝廷谈判,得了官身后,好好休养生息,再趁机观察天下情况而布局,这才是他想要做的。

原本他是想在四州好好发展,依托刘继隆的那十二字要诀来成就事业。

只是随着庞勋、王仙芝的覆灭,他也感觉到了这条路他走不通,这才变化了路线。

“节帅,刘继隆既然已经自称汉阴郡王,那您干脆也自称江南西道观察使,这样才能更加名正言顺的攻占江南西道。”

尚让突然开口提议,黄巢眼神闪烁,随后颔首道:“不错!”

“既然如此,等我们渡江南下,此事便交给你来办,改旗易帜的事情要尽快。”

“是!”尚让连忙躬身应下,随后又与黄巢完善了细节,直到夜半才与众人退去。

翌日清晨,黄邺点齐五千披甲步卒,率领朱温等几名都将乘舟船渡江,对江南西道的江州发起了进攻。

黄巢的突然渡江,让原本还在等待朝廷犒赏的康承训、刘瞻等人大惊失色。

刘瞻急令李国昌父子进攻黄州,他则率宣武军渡江进攻江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