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伦敦的广大市民,尤其是那些东区的普通民众,却完全不买账。
就在报道登出的第二天,不少报刊亭外,聚集了情绪激动的市民,面对闻风而动的其他报记者,大声控诉着。
一位在东区开杂货铺的店主激动地挥舞着胳膊:“夸大其词?那位法国先生说得再对不过了!
上个月我的铺子就被撬了两次!警察?他们除了登记一下,还能做什么?指望他们,不如指望我的看门狗!”
一位在码头工作的搬运工,把自己的口袋翻了出来,怒吼着:“索雷尔先生说的一点没错!
我上周刚被抢了三天的工钱,光天化日之下!警察?等他们慢悠悠晃过来,强盗早就没影了!”
一位住在白教堂附近的主妇,愁容满面地抱怨:“治安良好?我都不敢让我家女儿天黑后出门!
那些小巷子里藏着多少肮脏事,《泰晤士报》的老爷们知道吗?他们坐着马车都不愿意经过我们这儿!”
一个小职员则讽刺道:“伦敦的治安就像伦敦的空气一样‘好’!
外面是雾,里面也是雾,谁也看不清谁,正好方便那些渣滓下手!”
这些来自街头的声音,通过各家晚报传播开来,与市政厅的论调针锋相对。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处于漩涡中心的伦敦警察厅,尤其刑事调查局,却保持了沉默。
白厅广场4号,霍华德·文森特上校的办公室内,他的秘书将几份报纸放在他的桌上。
秘书谨慎地建议道“上校,舆论对我们很不利。是否需要发布一份声明,驳斥索雷尔先生的言论?”
霍华德·文森特听到“发布声明”几个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什么声明?绝对不要!”
他指着采访里的一句话——【地方治安官还有警察早就已经力不从心了。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时代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