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广告植入!
莎拉·伯恩哈特,这位巴黎舞台的皇后,此刻完全化身为拉维尔涅庄园的女主人。
她的步态看似优雅从容,但细看每一步都带着不易察觉的虚浮,仿佛脚下的木地板随时会塌陷。
她没有立刻开口,甚至没有刻意去看台下的任何人,只是微微侧首,目光空茫地扫过这间富丽堂皇的客厅。
就是这短暂的静默和几个眼神的流转,一种奇异的感觉已然在观众心中滋生,并不断蔓延。
她美丽,像一件精心烧制的瓷器;她优雅,有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贵族风范……
但在这美丽与优雅之下,是一种深不见底的苍凉、无助和脆弱。
她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像一个被华丽的衣饰和优雅的仪态包裹起来,却即将碎裂的泡沫。
只有坐在包厢里的莱昂纳尔知道,这是他与莎拉反复沟通、演练了无数次才达到的效果。
他们摒弃了传统悲剧中女性角色歇斯底里的外放表演,转而追求一种内敛的、近乎绝望的平静。
这种平静之下,是暗流汹涌的痛苦,是灵魂被慢慢碾碎的无声哀鸣。
莱昂纳尔要求莎拉·伯恩哈特呈现出“玛德莲夫人”内心深处的灵魂——用后世的话讲,就是“破碎感”。
这种气质,比任何痛哭流涕更能激发人类本能的同情与保护欲。
这个时代的观众,没有人能够抵抗这种“破碎感”——果然,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怜悯与惊叹的窃窃私语。
先前从纪尧姆口中听闻“闹鬼”事件时,不少人心中勾勒的是一个风流放荡、工于心计的毒妇形象。
然而,眼前这个女子,她的脆弱如此真实,她的苍白如此触目惊心……
她让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她与“阴险”、“放荡”这样的词汇联系起来。
一种强烈的疑问在观众心中升起:这样一个看似柔弱无助的女子,为何会与自己的继子陷入不伦之恋?
这背后,该是怎样深重的绝望与压迫,才迫使她走向这条看似绝无可能的道路?
评论家们也完全陶醉了,他们交头接耳,笔下飞快地记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