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对世俗人伦的挑战和背叛
包厢里,法兰西喜剧院院长埃米尔·佩兰擦了擦额角的细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身边的几位评论界重量级人物,如《费加罗报》的资深剧评人,正激动地互相交谈,显然被这出戏深深触动了。
《费加罗报》的儒勒·克拉雷蒂对埃米尔·佩兰说:“难以置信!您和索雷尔先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这节奏,这台词,这表演……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戏剧!它让我感到窒息,就像亲身被困在那个豪华客厅里!”
另一位来自《时代报》的评论家补充道:“尤其是那个工人马塞尔,他的出现把整个戏剧的格局都提升了。
这不仅仅是家庭纠纷,这是社会的缩影!索雷尔先生果然不负众望!”
在另一个包厢里,莱昂纳尔正静静地坐着,脸上看不出喜悲。
包厢里的其他人——苏菲、艾丽丝、佩蒂——都紧紧盯着台上的表演,完全忘记了身边有一个他。
他也听到了周围的议论,偶尔爆发的掌声,看到了观众们被剧情牢牢抓住的模样。
他知道,《雷雨》已经开始征服整个欧洲对戏剧最为挑剔的巴黎观众。
舞台上,“纪尧姆”将“马塞尔”劝走以后,父女间的对话仍在继续。
闷热到凝滞的空气,让芬妮额角的汗珠都在灯光下微微反光——这是过去观众看不到的细节。
她不安喘息着,对父亲口中关于“闹鬼魂”的说法既害怕又有些不信。
【芬妮(喘着气):您到底瞧见了什么?爸爸,您快说啊!
纪尧姆(带着卖弄):我喝了两杯苦艾酒,脑子晕乎乎的,穿过庄园后面的玫瑰丛,就偷偷钻到这门外的走廊旁边。
那时候,我就听见这屋子里……啾啾地,像一个女鬼在哭。哭得惨呐!心里越怕,越想看。
我就硬着头皮,从这门缝里,向里一望……】
观众席一片寂静,连扇子摇动的声音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