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最伟大的社会实验与欧文

第 最伟大的社会实验与欧文

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生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

在 、宏大叙事,讲究华丽的辞藻、严谨的格律、古典的典故和饱满的情感。

在这种审美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乍一听其实有些朴实无华、平易朴素,但倘若仔细品味一番,倒是也会让人觉得清新隽永、别具一格,比起英国如今正流行的诗歌风格,这首诗似乎代表着截然不同的路径?

莫非这个俄国人又准备在英国也宣扬什么新风格吗?就像他在法国所宣言的象征主义那样?

正当在场的诗人们面面相觑、心思各异的时候,狄更斯虽然对诗歌了解的不多,但这首有着一种深邃的哲理的诗还是让狄更斯不由自主地有些感慨,然后开口说道:

“未选择的路命运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当年只差一点,我就要以演员的身份开启我接下来的生活了,未必还会再有时间去写作。”

“命运最终还是会让您回到写作这条路上的。”

米哈伊尔微微一笑,顺嘴就捧了狄更斯一句:“当演员没什么不好的,但以您的才华,写作对您来说才更有一番广阔的天地嘛。”

狄更斯:“?”

这话我爱听.

“你的这首诗很不一样。”

狄更斯忍不住点了点头回道:“跟我所熟悉的很多诗歌都有所不同,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首好诗歌。”

就这样,两人商业互吹了一波之后,眼见这首诗似乎并不足以说服所有人,米哈伊尔索性是借此机会说道:“我也将我此前念过的俄语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和法语诗歌《当你老了》一并翻译了过来,劳烦各位听一下是否合适。”

在场的诗人们:“?”

真跨这么多语言吗?

而且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少磨损,你就这么自信敢让我们一群英国的诗人来评判?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这两首诗来到了英国那才是真回家了,说不定你们英国人要比俄国人和法国人更加喜欢这两首诗歌

就这样,在英国诗人们审视的目光中,米哈伊尔分别用不同的感情和语调将这两首诗念了一遍,而当米哈伊尔念完这两首诗后,在场这些听得认真的不能再认真的英国诗人也是眼神呆滞、一脸恍惚,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位诗人愣愣地开口呢喃道:“简直完美.”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