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昔日欢好,如是梦影,混贼小子,负

连夜赶路,简备行囊,轻装便行。他与温彩裳后半程奔逃,风雪月钱财富足,恍若出游。一贯大手大脚,钱如流水。此刻摸摸口袋,仅剩些许细碎银子。

“别人的钱,豪气干云。自己的钱,却得小心计较了。虽说拳打纨绔,能劫些钱财。但更易招引祸事。温夫人倘若亲自出马,她知我习惯,我可凶险了。”

“倘若真被追到,她八成要杀我后快。再不济也要断我手足,唉,当时涉险救她,实已料到此节。那又如何?我只为走得无愧。仰首挺胸。”

李仙夜宿荒野,寻一片碎石空地。抬掌一扫,将碎石拍飞,铺设柔草作床。躺在其中,林风夹杂草木芳香,淡淡水雾湿气…却也甚是适宜。

李仙解开水囊。想得万里奔逃,最凶险时两人共用水囊。对嘴而饮,毫不觉怪。而今反目成仇。

只得对月空饮。

披星盖月而眠,总感怀中空空,稍有不适应。

“实力…我终究实力太弱。我若强过夫人,怎容她这般嚣张?哼,我大巴掌便打她屁股,将她制的服帖。”

李仙想得此事,甚觉有意思。悲伤之意顿少,武道求取之心更浓。

他志高远,不喜受拘。虽感慨身世浮萍,随风飘荡。但心性豁达,起风飘荡之时,不自卑自怜自叹自哀,反而感念天高地阔,无穷精彩大美。

“他日武道有成,自该扫尽心不平。但天大事情,不如今晚好梦。我且睡喽!”

双臂弯枕脑后,呼吸平缓。

翌日。

李仙攀山赶路,行十数里远,见一条官道。顺着官道再行,入一座城镇。

他暂不知去处,但知钱财见底。身上仅余几两黄金。

便赶到钱铺,以黄金置换银子。数十两银子沉甸甸,藏纳入胸口夹袋。胸袋鼓囊,甚是安心。

李仙琢磨:“我脱离一合庄,恩情两清,重归自由身。但空有一身武力,名下无产无业,更需节约所有的资源。”

“这世道…钱财可不好赚啊!”

腹中饥饥。就近见一茶水铺,因天时较早,门客甚少。便坐在偏僻角落,喊了碗清水热粥、油炸小酥菜。

借上菜功夫,理清身上所有:

银子三十四两、毒粉、飞镖、玉佩、香囊、银簪、玉质匕首、沉江宝剑、罡雷指武学、笼门令牌、鹤中丹、笔、墨棒、水囊、碧水珠、铁铜身武学、七副画卷、九副字帖……

他自幼穷苦,凡是所得,必极珍重。数次欲卸去杂物,轻装便行。但思来想去,无一物想舍。

赶行路时,外貌潇洒英俊。衣下满满当当,尽是杂物。

万里奔逃,亦有所获。

宝物反而多了几件。

李仙原配有“黄道弓”,实力甚强。但墓藏大山凶险太甚,温彩裳被围困之时,李仙乔装无极刀门弟子,为求稳妥,恐黄道弓随身携带会泄露身份。便寻一隐蔽之处,将弓掩埋藏匿。

玉佩、香囊、银簪均出自温彩裳。两人风雨迷乱间,迷迷糊糊间便拿在身上。李仙心想:“这些东西,便全当纪念罢。暂且收着。”

四下摸寻。好险没带出罗袜、肚兜。

李仙摊开字画。

字帖歪歪扭扭…均出自温彩裳。字帖左下处,皆有“署名”。何年何月,何处何人所著。

温彩裳本极不肯,此事极损面皮。她想日后倘若外流,脸面岂不丢尽。李仙满腹坏水,偏偏要逼迫。态度强硬,温彩裳顽抗片刻,败下阵来,只得乖乖嘱名。

九副字帖、七副画作…均有著名。李仙轻咳两声,将画作卷收好,藏入衣下。

“我所具备的武学典籍有二,罡雷指、铁铜身…这二者乃我风光时,日入斗金,费钱财购置。”

“我已修习得登峰造极,倘若实在缺钱,可外售换取钱财。我这三十多两,节省着,能用好久了。”

店小二送来清粥小菜。热气喷喷,清爽解腻。李仙就着小酥菜,将清粥扫食而净。

放下几枚铜币。

街道已极热闹。李仙自知样貌惹眼,欲少入城镇人杂之地。见一路边车贩,售卖干饼粗粮腊肉。

李仙说道:“店家,怎卖?”

那小贩说道:“带馅的三文,不带馅的两文。”

历朝历代穷天府地穷人稀,干饼是“粗黍米”所制,米质粗糙难以下咽。若非苦行远路,寻常百姓绝不愿吃。

李仙说道:“给我来三十片带馅的,三十片不带料的。”犹豫一二,再道:“再来条腊肠。”

那小贩一惊,笑眯眯道:“大爷是要穿山啊。”各数三十片干饼,用木板压实。

粗布包裹紧。李仙交钱结算,将干饼背在身后,轻轻掂了掂。甚是厚实。

此城东面,有一座大山。李仙行于山野,躲避追杀。料想数日难见人迹,提前购好吃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