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墓藏传承,纯阳居士,如临仙境

仙鹤鸣春,轻霞送暖。温彩裳款步登山,思绪过甚,额头泌汗,双眸却尽是兴奋。

登一百九十余丈。墓藏正门,面朝绿海幽林中的一片湖水。那湖水名为“点睛湖”,乃墓藏风水关键之处。温彩裳早便窥知,故而一早确定此处有正门。但墓藏、墓藏…正门多是难以通行的。

特意上山,只观察墓主的气度。这世间墓藏无数,因墓主生前际遇、性情、手段、喜好……等不同,墓藏的凶险程度,自也相差甚巨。

温彩裳虽越发确定,墓藏出自吕洞之。但她对吕洞之所知全出自古籍记载。其中定有偏差。

故而看墓藏正门,从细节处揣摩墓藏凶险程度。

见那大门设立山腰,眺望绿海,门呈四方,大有揽怀天下之气。

视野宽敞,风高气爽。全无阴气,温彩裳暗暗敬佩,心想她若身死,墓藏必是机关丛丛,叫来者有来无回。墓门自要端庄华贵,但方圆数里外,便开始藏凶带险。

温彩裳喃喃道:

“客从云中来,请取鹤中丹。”

门前立一石碑,碑文写就几字。乃是缭乱“草书”,狂放不羁之气度毫笔间尽展。

温彩裳说道:“南阳时期,书法重意而非形。与大虞、大武书法相差极巨。大武当世的书法大家,好如你阿弟师尊符浩然,对南阳一派书法,向是嗤之以鼻。”

“然在我看来,这飞扬跋扈的书法,却颇有韵味。当时时局混乱,居士自当放荡。后世却难有这般人了。”

她侃侃而谈,轻抚石碑。不禁思索碑文用意,她性子绝非豁达,与墓主全然相悖,着实不解其意。

李仙学识窄浅,但自有股豁达之气。虽不通书法,却也落落大方站在碑前琢磨。

李仙初瞧一眼,直感字丑缭乱。但再细看,却觉书字之人,必豪放不羁,书笔之时,必再狂声大笑。便也摒了字形,体会淡淡韵律。

温彩裳说道:“草书虽潦草,但自成规矩。”借势教导李仙书法学文。

李仙感悟更浓,恍惚间如与墓主神交。竟颇有投缘感受,他心想:“我却做了白日梦?这种墓藏大主,岂会与我神交?”

头脑晕晕乎乎,渐有疲乏困倦。李仙眺望山脉,畅声呼唤两声,便神智清明,状态良好。

石门久固,附着青苔。难以推动,便另寻别路。

温彩裳观得风水有漏。墓藏大山侧峰的山体中,有一处常年风雨侵蚀,地质牵动,出了裂痕。

裂痕可通进墓藏。虽地处较偏,但沿道而走,能到主墓室等处。若墓中真有舆图,此当为突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