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斯在记录装置上快速记下:
“教学开始阶段,遵循標准理论框架,符合学术规范。”
但接下来的话,让他微微皱眉:
“不过我今天会讲的可不是这种,这种理解太过表面化了。”
罗恩转身面向学生们,隨后甚至直接走下了讲台:
“它只观察到了现象,却没有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机制。”
希拉斯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停顿了一下。
作为一个严格的传统主义者,他对任何挑战经典理论的言论都本能地感到不安。
“加雷恩,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罗恩將目光投向那个拥有怨金手臂的混血少年:
“你的金属亲和性最强的时候,是在什么状態下?”
加雷恩毫不犹豫地回答:
“愤怒的时候,导师。当我感到愤怒时,怨金会变得异常活跃,几乎像有了自己的生命一样。”
“很好。西德,你呢?”
达纳苏族混血的青年想了想:
“专注倾听植物『声音』的时候。当我真正用心去感受它们的需求时,能量转化的效率会提升很多。”
“莉拉?”
三眼族少女的第三只眼轻微闪烁:
“当我真诚地想要理解某个人的时候,感知能力会变得特別敏锐。如果带著怀疑或恐惧,第三只眼反而会变得迟钝。”
希拉斯快速记录著这些回答,但內心却在进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按照传统附魔学的理论,情感状態是法术稳定性的干扰因素,应该被严格控制和排除。
但这些学生的描述,却暗示著完全相反的结论。
“注意到共同点了吗?”
罗恩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挨个问了一遍,又回到讲台上环视著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
“都是在特定的情感状態下,你们的元素亲和性才达到最佳状態。这说明了什么?”
他在放映板上画出一个新的图表:
“元素不是简单被你们的血脉『控制”的,更应该说是被你们的『意图”和“情感”所感召的血脉只是提供了基础的兼容性,真正决定亲和强度的,是內心状態与元素本质的共鸣程度。”
希拉斯的记录笔在纸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墨点。
这种理论在传统学术界被明確归类为“情感神秘主义”,一种被认为缺乏科学基础的异端思想但罗恩的下一个演示,让他的既定认知受到了猛烈衝击:
“莉拉,你能用愤怒的情绪来激活第三只眼吗?”
“我我试试。”
三眼族少女有些犹豫,但还是按照导师的要求,回忆起某段令她愤怒的经歷。
当怒火在她心中燃烧时,额头的银色眼眸骤然睁开,但发出的光芒却是混乱而刺眼的。
“看到了什么?”罗恩询问道“很混乱—”莉拉皱著眉头:
“我能感受到很多情绪,但它们纠缠在一起,像一团乱麻,根本分不清楚。”
“现在,用好奇的情绪试试。”
莉拉深吸一口气,將愤怒压下,转而激发起对未知事物的纯真好奇。
这一次,第三只眼发出的光芒变得柔和而稳定。
“现在呢?”
“清晰多了!”莉拉惊喜地说道:
“我能准確地感知到每个人的情绪状態,甚至能察觉到微妙的思想倾向。”
希拉斯快速调出记录装置的数据显示。
设备明確显示,莉拉在“好奇”状態下的感知精度,比“愤怒”状態提升了整整31.7%。
这个数字,如雷击般震撼著他的认知体系。
按照传统理论,情感应该是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