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谢代替抱怨,用理解代替强制。”
罗恩指导道:
“当它因为你的情绪而变化时,不要急著让它恢復原状。
先感谢它对你情绪的关心,然后温和地告诉它你的真实需求。”
整个教室陷入了沉思。
这种教学方式,与学徒们之前接受的技术化指导截然不同。
“导师。”一名之前没有发言的学徒举手:
“您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共鸣'方式会不会效率太低?”
“阿尔弗雷德,对吧?”
罗恩记起了这名学徒的名字:
“你的担忧很合理。但我想反问一句:效率与效果,哪个更重要?”
阿尔弗雷德是一名具有少量龙族血脉的混血,能够在短时间內提高身体某些部位的温度:
“当然是效果更重要。”
“那么,让我们做个对比实验。”
罗恩从储物袋中取出两支相同的蜡烛:
“阿尔弗雷德,请用你平常的方式点燃第一支蜡烛。西德,请用我刚才教的'共鸣'方式点燃第二支。”
阿尔弗雷德毫不迟疑地將右手食指对准蜡芯,集中精神加热指尖。
几秒钟后,蜡烛被点燃了,但火焰跳动不定,显得不够稳定。
西德则闭上眼睛,首先轻抚蜡烛表面,似乎在感受蜡的质地和温度。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掌心散发出温和的光芒。
这次点燃过程用了將近二十秒,但当蜡烛点燃时,火焰异常稳定,甚至带著淡淡的金辉。
“现在,同时吹灭两支蜡烛,然后再次点燃它们。”
罗恩继续指导。
两人同时吹灭蜡烛,然后尝试重新点燃。
阿尔弗雷德很快就点燃了蜡烛,但这次火焰比第一次更加不稳定。
而西德虽然用了相同的时间,但第二次点燃的火焰却更加明亮稳定。
“看到区別了吗?”
罗恩向全班解释:
“强制性的操控虽然快速,但每次使用都会消耗自己的能量,而且效果会递减。”
“而基於共鸣的方式,虽然初期较慢,但隨著理解的加深,效果会越来越好,消耗也会越来越少。”
“共鸣式的操控还不会对目標造成损害。你们看,西德的蜡烛燃烧更均匀,而阿尔弗雷德的蜡烛边缘有轻微的焦化痕跡。”
这个实验让所有学徒都陷入了沉思。
艾拉在一旁静静观察著这一切,眼中闪过惊讶的神色。
她没想到罗恩能如此迅速地抓住每个学徒的核心问题,並用如此生动的方式展现教学理念。
“那么,我们今天的第一课就到这里。”
罗恩收拾著教学用具:
“回去后,请大家尝试与自己的能力进行一次'对话'。不要想著如何使用它,而是感受它想要表达什么。”
“明天,我们將学习更深层的共鸣技巧——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共鸣状態。”
学徒们离开教室时,每个人脸上都带著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您的教学方法確实很特別。”
艾拉走到罗恩身边:
“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迅速地贏得学生们的认同。”
“因为我把他们当作完整的个体,而不是需要修復的缺陷品。”
罗恩淡淡总结道:
“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其独特价值,关键是找到正確的发挥方式。”
艾拉点点头:“希望老师能够认同您的理念。”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更关注的是实用性和產出效率。”
女巫说到这里,低声嘆了一口气:
“如果学生们的能力提升速度不够快,他可能会质疑您的教学方法。”
………………
下课后,罗恩向艾拉要到了每个学徒的详细档案。
这些档案十分完整,不仅记录了血脉构成和能力表现,还包含了每个学徒的成长经歷、心理评估,甚至是家族歷史。
“这些孩子的背景都比较……特別,或许这也是他们的天赋异於其他同龄人的原因。”
艾拉边递交档案边解释道。
罗恩仔细翻阅著莉拉的档案。
这名三眼族混血少女的父亲,是翠环星殖民地的第一批三眼族移民。
母亲则是一名来自主世界的学者,专攻异族文化研究。
“这个组合,怎么感觉像是故意安排的,不会是殖民地上层暗中拉的郎配吧……”
他在心中分析著这种血脉融合的可能性:
“三眼族的多维感知能力,配合人类的理性思维结构这確实能產生独特的共鸣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