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堺港就兴建了很多教堂,据说在堺港就有上万皈依的信众。
佛郎机人商人们,和这些耶稣会的传教士,构成了一个教商联合的团体,在堺港的影响力反而要比人数更大的华商大。
比如堺港三十三人众的首领今井宗久,就传出皈依天主教的消息,堺港很多倭国商人,都会去教堂礼拜。
黄文彬通过各种手段,整合了在堺港的华商,高调成立了华商会,被在倭华商推举为会长。
有了这个华商总会之后,黄文彬更是成为堺港商人的座上客。
等到了这个时候,岛津家也发现,黄文彬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岛津贵久也是能屈能伸,他发现黄文彬脱离了他的控制后,立刻派人送来赔罪的礼物,然后将黄文彬身边的倭人武士的家人也都送到了堺港,命令这些武士效忠黄文彬。
黄文彬也没有和岛津家翻脸的想法,而是欣然接受了岛津贵久的礼物,又将一批新购买的大明淘汰火器送去了岛津家。
到了这个时候,黄文彬和朱俊棠才算是获得了自由,倭国通政司才算是真正成立。
黄文彬要留在堺港搜集情报,于是让朱俊棠以贸易为由,返回大明一趟,将他们整理的倭国情报亲自送回朝堂。
踏上莱州港的土地后,朱俊棠终于流下眼泪,本以为要客死他乡,现在终于回到母国的土地上了!
和朱俊棠同行的是一名倭银公司的船长,名叫鲁西,他对着朱俊棠说道:
“朱先生,我们是外国到港船只,需要在港口区观察三天,等保生医局确保没有疫病,才能离开港口区。”
朱俊棠点头,大明医学发展迅猛,关于疫病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疫病的传染方式很多,各地土地气候生活不同,也有不同的疫病。
为了防止别的国家将疾病带回到大明,大明的港区普遍都有这种隔离的措施。
至于保生医局,朱俊棠听这个名字也知道,大概是大明刚刚成立的医疗机构。
朱俊棠前往澎湖的时候曾经停靠过莱州,和那个时候相比,莱州港又繁华了不少,他感慨说道:
“莱州港是越来越热闹了。”
鲁西笑着说道:
“朱先生是错过了热闹的时候,上个月的时候,郑和号和法显号起航,莱州港才热闹呢!”
“郑和号和法显号?”
鲁西点头说道:
“为了测绘经度的比赛,皇家实学学会资助了两个探索项目,分别是黄少史的月角距天钟法,和大匠张毕的航海时钟法。”
“两位大人在莱州组织舰队,黄大人的旗舰命名为郑和号,张大匠的旗舰命名为法显号,都在上月起航寻找南州。”
鲁西露出回忆的神色:“那时候莱州港才热闹呢!也有不少水师军官加入舰队,咱们大明水师提督亲自在港口送行呢!”
听完了鲁西的描述,朱俊棠似乎也能想象当时的盛况,也不由的痴了。
鲁西作为船长,也读过一些书,但是毕竟不是读书人,他问道:
“朱先生,这郑和郑大人大家都认识,黄大人以郑和号命名可以理解,那张大匠为何要命名法显号?法显是什么人?”
朱俊棠解释说道:
“法显是晋朝一名高僧,曾经游历西域,后来乘船返归中原,带回来大量的佛家典籍。”
朱俊棠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