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两位兄台可是害苦了我

“孤可是好好研究了苏师傅的‘义利之辩’。”

“哦?太子有什么心得吗?”

朱翊钧说道:

“驭下之术,也要利义兼顾,但如果只谈利不谈义,那手下会因为利来,又因为利去。”

“如果只谈义不谈利,那笼络的就是空谈之辈,阿谀之徒。”

苏泽满意的点头说道:“殿下能有这样的认识,我大明就能盛业永隆了!”

——

苏泽不知道大明能不能盛业永隆,反正在他知道大明国祚减了。

【《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通过,国政协商制度登上历史舞台。】

【国政会议,原本只是财政审议的制度,最终成为影响大明政治的重要制度。】

【越来越多的阶层,要求加入到国政会议中,争夺自己的利益,为此爆发了激烈的斗争。】

【国祚-2。】

【威望+500。】

【剩余威望:820。】

看到这里,苏泽想到的是我大明也要有自己的三级会议?

苏泽也不知道系统的国祚到底是推演还是预言,不过距离这国祚的终点还很远,自己也不用操心到那个时候。

接下来苏泽在詹事府内躲清静,抽空就去给小胖钧讲讲课。

但是京师的风云动荡,虽然苏泽躲在詹事府内,依然听到了不少风声。

首先是京营的处置问题。

这么多京营军官,如果迟迟不处置他们,会引起京师的混乱。

兵部尚书曹邦辅上书,提出了一个相当宽厚的处理意见。

涉及叛乱的京营军官自然罪无可恕,按照大明律处理,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

没有参与到叛乱,但是侵占京营田产,冒领军饷的才是大多数。

对于这些军官,曹邦辅的意见要求这些军官交出从皇帝登基以来,所侵占的军饷。

能够上交的,降级任用继续留在京营。

如果不能限期上交的,朝廷就会抄没家产革职为兵。

曹邦辅这个方案得到了内阁的肯定,隆庆皇帝朱笔批准了。

兵部真是好算计啊。

这样一来,又回收了亏空,同时又空出了职位。

这么多京营军职的空缺,兵部手里的职权又大了不少。

而这个处理结果,也没有把人逼到绝路,只追缴到隆庆皇帝登基前,这也算是皇帝的恩典。

苏泽估计大部分的京营军官都能交足。

民间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并不满意,认为是兵部轻纵了这些军官。

但是苏泽明白兵部的想法还求稳。

京营不能成事,但是这么多人口,他们的社会关系加起来,可不是简单的问题。

这些京营造反不行,落草为寇还是可以的。

最后头疼的还是朝廷。

降低他们的待遇,又给他们一条生路,以后再慢慢解决。

反正京营已经失去了话语权,接下来是分批裁撤还是转为民籍,这些都是兵部的一本奏议的事情。

京营处理完毕,果然京师人心大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