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两位兄台可是害苦了我

几个和京营有关的武监生,也终于安心下来,重新开始日常学习操练。

但是苏泽没有找事,事情却找上门来。

三月十日,沈一贯和申时行来到詹事府,先苏泽送来了一份预算案。

“这是?”

沈一贯拿着奏疏说道:

“子霖兄,这是京师五品以上,五十名官员联署的预算案,我们想要请你署名。”

“这么多?”

之前吏部也统计了,在京官员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文官差不多是四百人的规模,武官和勋戚差不多有两百人。

武勋这些日子都在串联上书,他们支持将这一百万预算,全部用在编练京营新军上。

所以武勋的两百人,不可能出现在文官的联名奏疏上。

五十人,就是在京中高级官员的八分之一,无论怎么算,这也是一股相当大的政治力量了。

这份奏疏送上去,其他人都会考虑这份奏疏中的意见。

否则有这么五十个人反对,什么预算最后也很难推进下去。

苏泽没有看具体的预算分配,而是翻到最后。

整个奏疏最后,就是联名官员的签名。

这些官员都写上了自己的官职和姓名,并且改了自己的印章。

“都是四品以下官员?”

苏泽疑惑的看向沈一贯。

苏泽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工部郎中傅顺和万敬,还有国子监司业沈鲤。

自然也有申时行和沈一贯的签名。

申时行说道:“这是肩吾兄的想法,这朝廷的银子怎么用,其实更要听听办事官员的想法。”

“所以我们拜访了六部九卿衙门的各司主官,听了他们的意见,弄出了这份预算案。”

“虽然人多,但是肩吾兄说还需要有一个有分量的签名,所以我们就找到子霖兄。”

苏泽刚刚得罪了张居正,本来想要在这次预算分配上避嫌,却没想到又被沈一贯和申时行找上门来。

这不是要对着户部怼脸输出?

还有你申时行是什么意思?你不是张阁老的人?

但在两位好友的热切目光下,苏泽看向了这份预算案。

简单看完,苏泽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份预算案能得到京师五十多名五品以上官员的支持了。

这是一份“面面俱到”的预算案。

一百万节省下来的银元,分别投入到军事、吏治、民生、水利、教育等多个领域,几乎是每个领域都照顾到了。

比如军事上,预算案也是支持组建京师新军的,但是京师新军的预算砍到了四十万银元的规模。

就是这四十万银元,还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武器生产,火药厂鸟铳厂扩产上,又分了十万银元给水师,用来水师建设和在济州岛上建立军港。

民生上再投入了一笔资金,设立更多的水泥厂,加快新式土楼的建设,并且修整京师的主干道。

水利上的投资比较保守,主要还是因为冬季已经过了,不适宜开展大型水利工程,所以这些银元都用在加固水坝防汛上。

吏治改革也分到了一笔银元,用来将吏科培训班从国子监内独立出来,招募固定的老师授课。

甚至这份预算案,连报社、巡捕营这类的机构都照顾到了。

比如拿出五千银元,仿效华阳奖设立奖项,用来奖励写出优秀新闻的编辑和采风使。

巡捕营也设立同样的奖项,用来嘉奖优秀的巡捕。

苏泽放下这份预算案,这份预算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这也不由他不签名了。

苏泽只能提起笔,叹息道:

“两位兄台可是害苦了我。”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