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南下大军驻地,鄂尔多斯部营帐。
吉瀼可汗方才在军帐之中,亲历安达汗排兵用计,揣摩其中用意,心中也有了推断。
他会告知诺颜此事,心中多少有考较之意,没想自己不过话音刚落。
诺颜心思如此敏锐,不过是片刻之间,就将安达汗用兵意图,剖析得精准入微,比自己所想还要缜密。
他心中不禁老怀欣慰,自己有此血脉后嗣,鄂尔多斯部后继有人,假以时日,必能在三部脱颖而出。
诺颜台吉笑道:“父汗莫说这种话,父汗老当益壮,哪里用的着我承担重任。
父汗是草原上的雄鹰,诺颜只想做你羽翼下的燕雀,这才是我最想要的日子。”
吉瀼可汗叹道:“我也不想你年纪轻轻,就让你担负重任,日夜为部族殚精竭虑。
但是眼下形势叵测,安达汗行此计策,蛮海如顺利抵达瓦武镇,在神京周边站稳脚跟。
双方大战尚未开启,蒙古人便占尽先机,安达汗如因此大胜,土蛮部势力声望必定高涨。
其他各部会愈发低落臣服,草原上会因此风向改移,他的野心会愈发膨胀。
此消彼长之下,他不会满足三大万户联盟现状,必定回头吞并鄂尔多斯部和永谢伦部。
此次会战大周如大败,不仅会影响两邦十余年国运,鄂尔多斯部也会卷入漩涡……”
……
诺颜台吉说道:“父汗也不必过于担忧,我虽推断安达汗谋略利害,可能因此南下大胜。
但这不过是推断罢了,世事变幻莫测,总也难免万一,大周地大物博,文武人才济济。
安达汗关注兵员调动、粮草补给之事,眼中所见也只梁成宗、陈翼等人,未免就没有疏漏。
父亲应该也听说过,大周近年营造火器,据说威力十分犀利。
当初贾琮带领一千火器军,就能平定女真三卫数倍精兵,我们蒙古人都未曾亲见,其中未免没有变数。”
吉瀼可汗说道:“你倒也关注到此事,方才大帐议事,安达汗也提到此事,可见他对火器也有留意。
甚至还嘱咐蛮海,率军抵达瓦武镇,伺机捣毁大周城外火器工坊。”
……
诺颜台吉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说道:“贾琮这人精明谨慎,他是大周工部火器司监正。
还是大周火器工坊主官,以他以往的才智手段,蛮海只怕不容易得手。
我在神京与贾琮多有来往,日常话题无所不谈,但他唯独对火器之事,从来只字不提,十分谨慎。
父汗,贾琮这人心智深沉,绝非泛泛之辈,他会这么三缄其口,讳莫如深,或许火器传闻非虚。
汉人的兵法,讲究藏锋隐锐,多用出奇制胜。
当初他在辽东出征,因功封爵,声名远扬,不会是空穴来风,或许他会是一个变数。
安达汗、阿勒淌、蛮海等人,他们从没接触过贾琮。
对他的认识几乎空白,甚至会以为,他不过少年幸进之人。
他们不像我这么熟悉贾琮,所以不会在意这个人,对他的传闻也不会重视……
诺颜台吉说完这番话,回头向南而望,眼神闪烁不定,说道:“父汗,我有些累了,先回去歇着了。”
吉瀼可汗见诺颜提到贾琮,神情便有些不对,说道:“诺颜,我知你和贾琮交好,眼下关口不可贸然行事!”
……
诺颜台吉停下脚步,苦笑说道:“父汗多虑了,你以为我会向贾琮示警?
不说此地到神京,最少需两至三天,且蛮海已率军连夜出发,我即便想做也来不及。
两邦战事已启,开弓没有回头箭,涉及数十万人之事,难道会因一人之念改变?
况且安达汗早有防范,给蛮海下令之后,立刻下达锁营令,鄂尔多斯部必已被他关注。
明日天亮出战遥山驿,特意不调用我部人马,此刻我只要调动一人,安达汗必定就会察觉。
到时鄂尔多斯部授人以柄,必要遭来诸多麻烦,实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