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还跟着一队手捧试卷的书吏,上司走到哪就发到哪。流程跟县试一模一样。
明伦堂中的考生们自然是头一个看到考题的,赶忙将两道四书题和要默写的《孝经》起止句抄录下来。
~~
学生们在抄录考题,贾知州则审视着内堂的四十名考生。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优等生都能被取中。
当他收回目光,看到坐在自己面前的苏录时,心里却涌起强烈的惋惜。
卢昭业那条老狗,居然用那种不要脸的方式取了苏录的案首,简直是哗众取宠!
最可恨的是,本来自己也想这么做来着……
自打过年跟老翰林拜了年,他就知道苏录要起飞了,这时候肯定要助推一把,远胜过将来锦上添。
所以他也准备头场就取苏录个案首!谁知卢昭业那条老狗,居然只看了一篇就取了苏录的案首!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
这下自己就难做了!跟着学的话成了东施效颦,止增笑耳。可不跟的话,让苏录一场一场考完,就像在刁难他一样……如何与他做人情?
总之,卢昭业只顾着自己卖好,不给上司留余地,实在是该死!
到底怎么才能出个彩?贾知州头疼啊……
~~
苏录一直没抬头。当然他就算抬头,也看不出知州大人面似平湖下的满心惆怅……
这时,答题纸发了下来,跟县试的规制一模一样,都是带着格子的白纸十二张。
苏录依然按照首场的流程,先分步检查试卷有无纰漏。确认无误后,将其装进了卷袋中,挂在了考桌边。
然后拿起草稿纸,细观首场考题。
两段《孝经》自不消提,单说两道四书题。与县试一样,都是一道截搭题,一道大题。
本场乃至整个州试的重中之重,自然就在那道截搭题上——
《父母惟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