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大日,压制住了吴峰的那一盘“青日”。
却又不得叫吴峰之青日熄灭。
吴峰的“青日”,依旧在这大日之光下,缓缓的散发出来属于自己的“光辉”!
这也是吴峰第一次见到了一位茁壮的,正常运转的“府城”之中,五品官员。
在此地和他动手,吴峰没有任何胜算!
但是吴峰也不会有在此地,和知府之下的副官动手的打算。
那老人也看到了吴峰。
在他的瞳孔之中,倒影出来了吴峰背后的“青日”。察觉到吴峰身上洗涤干净,气息清醒,并无“诡韵”之后。
他的神色和善许多。
他说道:“你就是吴峰?”
不等吴峰回答,他就继续说道:“你做的不错,还之的信里,对你颇有褒奖,我就是来看看,你这个救了一县城百姓的义士,长得什么样子。
如今看来,还之的眼光不错。
这也是你的一件功德!我看你身上干净,也没有拜阴鬼,祭淫祀的痕迹。
你修持的是哪家的法门?”
吴峰回答说道:“回大人的话,修持的是驱傩的手段。”
“同知”闻言,说道:“哦,驱傩的手段,拜的是什么坛?哪家的道人坛?”
吴峰说道:“未曾拜道人坛,是方相氏的驱傩之法。”
“同知”闻言,顿时起来了兴趣,说道:“哦,还有这般说法——我好多年都没有见过方相氏的驱傩之法了。
你修持的这方法,倒是有些古风古意!”
吴峰没有察觉得错,在他说出来自己不是“道人坛”之后,眼前的“同知”,竟然对于自己多了一份亲近!
“同知”说道:“驱傩之法,相传古老,但是也未尝不是一道正法,这一次,你也护国安民,有功劳,有大功劳!
故而这一次,我为你做主,不日之后,就会有一道牌匾,送到了忠平县城,是为‘功在赈济’。
这一番,你就是忠平县的义民!救灾有功,活人无数!”
“同知”开口就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随后说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我要你回去告诉了还之,那就是救灾这件事情做的再好,也要看看这之后的事端——一千的填土之民已经到了地方上了。
在这旬月时间,这些填土之民,一定都不能有事,只要没有事端,那么万事都好商量。
你就将我的话,老老实实的告诉还之,可明白?”
吴峰说道:“明白了,一定一字不差将大人的话带到。”
“一字不差,一字不差就好。”
“同知”大人说罢,就示意吴峰可以离开了,吴峰从此间离开之后,“同知”望着离开的吴峰,在自己弟子的书信之上,吴峰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随后小笔写到:“年纪轻轻,不懂礼数,然修行仿佛九品县令,又行驱傩之术,不至于误入歧途。”
随后总结写到:“义民”。
“同知”大人也知道自己抬举这个人做“义民”的目的,将笔放下之后,“同知”大人已经精神奕奕的准备公事了!
ps:九品县令相当稀少,但是也有,属于非正常行政单位,广曲县土司改县令,就是九品。还之,县令的表字。
明天醒来补,太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