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繁琐的日常政务,并不在他的关心范围之内。
“信息汇总如下,已按优先级与战略影响排序:
一、军事与深空探索领域:‘探索者’计划下的首艘旗舰‘希望之星号’舰体主体结构建造进度已达百分之七十一,关键的动力核心‘源能之心’正在吊装。深空预警与探测阵列‘千里眼’项目已完成初期实验论证。
二、尖端科研与应用领域:董汪院士领衔的团队的第二代高密度源能反应堆原型机‘烛龙’设计已完成,理论能量输出为第一代的五点七倍,体积缩小百分之四十。
三、社会结构与强者层面:全球人口数量目前已达到灾前基准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五。六大主巢外围永久防御圈运行状态稳定,星核级强者数量在过去三年内新增七人,目前登记在册总数为二百九十四人。”
璇玑的汇报简洁精准,剔除了所有冗杂的细节和过程性描述,只保留最终结果与关乎文明整体走向的关键节点和数据。
林毅静静听着,如同在审阅一份高度浓缩的战略简报。
很好,一切都在预设的轨道上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没有出现超出预期的重大意外,也没有立刻需要亲自出手干预的紧急危机。
林毅心中满意。
这种稳定,正是他能够安心追求更高境界的基石。
“通知刘启英、周宇轩,来我这一趟。”他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约莫十分钟后,两道强大的气息由远及近,破开云层,精准地降落在林毅所在的礁石附近,身形沉稳,点尘不惊。
正是如今实际负责东锋军校日常运营与蓝星共同体最高行政协调的刘启英,以及主导全球科技研发与尖端装备体系建设的周宇轩。
而聂昌,因为还在星尘级,一般只负责坐镇军校。
两人见到静坐于礁石之上,气息愈发深不可测的林毅,皆是神色一肃。
“校长!”两人同时开口。
林毅目光平和地扫过二人,他们的修为在这几年也各有精进,“我长话短说,近期有没有必须由我亲自决断,或超出你们权限范围的重要事项?”
刘启英率先开口,条理清晰地汇报了几项关乎长远的重要议题,主要是下一阶段全球源能防御网络节点升级与扩容的巨额预算申请,涉及未来十年的战略安全投入。
周宇轩的汇报则更侧重于技术层面,他重点提及几个关乎未来能源与材料学的大型科研项目,在几种关键性的、只能在特定高能环境下合成的催化材料上遇到了供给瓶颈,需要协调全球产能或寻找替代方案。
这些问题对于蓝星共同体而言,无疑都是站在顶层的战略要务,任何一项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发展。
但在林毅此刻的视角看来,这些大多仍属于文明内部事务的范畴,并未触及文明生存的根本,也未出现必须他动用绝对力量才能解决的困境。
他略作思索,便针对各项事宜给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直接授予周宇轩、刘启英更大的权限,允许他们在既定战略框架内相机决断。
高效地处理完这些积累的政务,刘启英与周宇轩带着明确的指示与授权,再次行礼后破空离去,返回各自忙碌的岗位。
海礁之上,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永恒的海浪与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