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我们不采取派驻军队的方式,而是在这些有需求的国家,设立东锋军校的分校,或者叫‘东锋源能培训中心’。”
这个提议让在座许多人眼前一亮,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林毅继续阐述其优势:“设立分校,有几个好处:第一,它是教育和培训机构,性质不同于军事基地,政治敏感度低,更容易被接受,也符合我们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
“第二,我们只需派遣少量教官团,传授源能知识和防御技术,帮助这些国家培养本土的源能防御力量。这相当于‘授人以渔’,而非简单的‘授人以鱼’,能从根源上提升他们的自保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第三,分校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安全支点。我们的教官和优秀学员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可以协助应对突发危机,但其存在形式是合作与教学,而非军事占领,姿态更为友好。”
“第四,这有利于我们将源能修炼体系和标准推广到全球,促进技术交流,未来也能从更广阔的范围选拔优秀人才,符合‘蓝星共同体’的整体利益。”
“当然.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林毅微笑了一下,说出了自己最重要的考量。
“通过设立分校,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培养,我们可以显著提升这些国家对我们的文化认同。”
他具体解释道:“我琢磨着,为了便于教官讲课,利于他们更深入学习和理解源能体系的精髓,我们可以在分校的课程设置中,将夏国语列为必修课程。同时,开设夏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战略思想作为重要的选修课程。”
林毅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若有所思的李振国脸上,语气郑重。
“我认为,武力可以赢得一时的敬畏,但只有文化,才能赢得长久的认同和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