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宫中来客
吴记川饭卖得最好的并非各色新菜、硬菜,而是最最朴实的卤味。
卤味堪称百搭:上得了店堂,入得了雅间,堂食外带两相宜。
因吴记的热菜概不外带,卤味便成了众食客打包带走的不二之选。
吴铭之所以立下这个规矩,一方面是为了把控菜品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自雅间开设以来,以往不宜宴请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昔日熟客携各自好友纷至沓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的好友亦多豪阔之士。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吴记的优质客源便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
但并非人人皆如醉翁那般占据地利,近水楼台先得月。
住得远的食客,既难以经常光顾,雅间更是一席难求。馋虫勾动,如何是好?自然便将目光投向外带。
奈何吴记人手有限,单是应付堂食便已左支右绌,哪有余力兼顾外卖?
川味饭馆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饭点时分,店堂里总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常有客人提议:“老板,搞个外卖吧!也省得大家天天跟打仗似的抢座拼桌!”
吴建军听了,只是笑笑。
这逻辑在父子俩看来无疑是本末倒置。
堂食的生意好谁会做外卖?正经的餐饮店大多是苦于堂食冷清,只能退而求其次,靠线上订单勉强维持,至于那些只做外卖的小作坊,不在讨论之列。
川味饭馆显然不缺客流,既然堂食已经饱和,又何必上赶着被平台剥削?
吴铭连团购都懒得搞,现阶段,维持现状挺好的。
今天是宋代的九月十二日,现代的 ,但是调休。
不知不觉间,双节八天长假已成往事,今年的法定假期余额不足,下次放假得等三个月后的元旦。
吴铭本以为川味饭馆会小火一把,毕竟,小谢以厨娘的造型登场着实惊艳了不少游客,一度被冠以“川菜西施”的美誉。
事实证明,互联网的水很深,没有推手和大v引流,光靠路人的口碑,根本火不起来。
这样也好,吴氏门宗的底蕴尚浅,太早受到关注未必是件好事,再沉淀沉淀。
——改元。
年号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式,一方面便于臣民称呼,体现四海归一、君临天下之义;另一方面也与灾异、人事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在古人心中,年号不仅仅只是一个纪年的符号,而是具有神圣意义的标志,“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改元和建元都具有极其强烈的政治色彩。
一般来说,改元主要有两类原因,一是循例改元,即新皇帝继位后逾年改元;二是由于特殊原因而改元,或因政局变动,或因制度改革,或因军事胜利,或因灾异祥瑞,或因祭祀活动……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更改年号通常都发生在新春伊始,以示废旧立新,与民更始。
此次改元却是两宋三百年间最特殊的一次:径以至和三年为嘉祐元年,足见赵祯的焦虑,迫不及待地想要弭平这个多事之秋,以“嘉祐”之名讨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