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连塞牙缝都不够!
苏轼嘬溜着指尖余味,眼见父亲亦是一副意犹未尽之态,便忍不住怂恿:“中秋蟹正肥,难得佳节,爹爹,咱再添一份可好?”
苏洵一捋长须,肃然道:“凡事过犹不及,膏腴虽美,不可贪食。食至七分,留白三分,方得此中真味。”
此言不虚,可苏轼扪心自问,他距食至七分至少还差着六分,莫说真味,连滋味都没尝明白哩!
这不过是爹爹的托词,他心知肚明。
说到底还是囊中羞涩……都怨爹爹这一路上不知节制,将盘缠挥霍殆尽,以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窘迫境地。
回去后定要告诉娘亲!
苏轼暗自腹诽。
老苏是个“惯犯”了,年轻时就因不务正业险些把家败光,幸亏夫人持家有方,否则,二十七岁始发愤的老苏怕是连进京赶考的钱都拿不出来。
大苏也好不到哪儿去,父子三人里最会理财的当数小苏。
父兄尚在,苏辙自然掌不了财政大权,他只管安心品尝美食,夹起一块桂糯米藕送入口中,吃罢咸鲜香浓的蟹肉,再来块甜甜的藕,快哉快哉!
临近午时,食客络绎而至,见店里已坐有一桌,又嗅见诱人菜香,哪管开没开张?纷纷抬脚进店。
当午时的钟声敲响,店堂里已座无虚席,一盘盘姜葱炒蟹相继端出,熟悉的浓香随热气弥漫开来,用现代的话说,身处其间的三苏被迫吸入二手香气。
大小苏频频瞄向邻桌,顿时感觉自家桌上的菜肴不香了。
苏洵终究没忍住,心想来都来了,理应尽兴而归,大不了多抄两卷经书……
唤来李二郎道:“再来一份姜葱炒蟹!”
爹爹英明!!
大小苏相顾欣喜,在心中呐喊。
比起拮据的老苏,隔壁的吴琼则要阔绰许多,姜葱螃蟹和炸鲜奶都添了第二份。
并非王安石有多富裕,主要是他不近声色,也不同旁人攀比,无甚钱的嗜好。他早年间拒绝馆阁之职,自请外放,也是因为地方官比京官挣得多,便于养家糊口。
十数年下来,倒也攒下些家底,一贯每份的姜葱螃蟹还是吃得起的。
“嗝~”
王蘅伸筷夹向盘中最后一块炸鲜奶,却禁不住打个饱嗝。
“还吃!”吴琼按住女儿的手,“不知饱足的痴儿,当心吃出病来!”
王芷趁机横刀夺爱,将最后一块炸鲜奶送进口中,一脸的心满意足。
王蘅再一次败给了哥哥姐姐。
虽然已经吃饱,她却依然感觉自己亏了!
恨只恨自己饭量太小,她只盼自己快些长大,方有一战之力。
“唉!”
她搁下筷子,轻轻叹气。
突然有些不舍,这便吃完了?
按爹爹的脾性,下回再来怕是得等下个月的重阳节了……
结账时,王蘅问李二郎:“吴川哥哥哩?怎的不来见见我?”
“吴掌柜忙于厨事,不得闲暇,还望七娘见谅。”
“哦……”
王蘅本想请教吴川哥哥炸鲜奶的做法,也好回去教家里的笨厨子!哼,自己不会做还怪我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