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她,迄今吃过银耳羹的次数亦屈指可数。师父却在熬好后径直盛了一碗给她,称此物有滋阴补肾、润肤养颜之效,最宜女子服用,以后可以经常熬制。
她当下便红了眼眶,更坚定了随师父修仙,啊不,学艺之心。
这时,差役进来传话,可以备第十二盏下酒了。
银耳莲子羹是现成的,另一道炒豆芽菜尖亦是快手菜,此外,还要为醉翁做一碗长寿面。
寿辰当天吃长寿面的习俗自古有之,只不过宋人多称之为长命面。
面条已经提前做好、盘好了,大概一米多长,铅笔粗细。吴铭并非白案师傅,没敢弄得太细,以免断了弄巧成拙。
“第十二盏:炒豆芽菜、银耳莲子羹——”
一众女使端着最后两道菜和长寿面款款而去。
灶房里,吴铭三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退。
待吃完第十二盏下酒,看完最后一场演出,主宾免不了要惜惜依别一阵,天知道要聊到什么时候。
三人等不到散宴,一会儿还要去澡堂里泡澡呢!
收拾妥当,向孙铛头等人拱手告别。
“我送你们!”
孙兴叫上徒弟火旺,五人抱着一应器具自偏门而出,门口已有太平车等候。
临走前,孙兴忽然叉手长揖,正色道:“多谢吴掌柜指点!孙某今日获益匪浅!”
吴铭笑着回礼:“孙铛头客气!谈不上指点,交流心得罢了。”
随后坐上车头,嘱咐道:“去朱雀门外麦秸巷。”
车夫持缰的手微微发力,口里叱喝几声,太平车便吱吱呀呀地朝状元坊驶去。
与此同时,宴席上,满座鸦雀无声,只瞠目瞪着面前的银耳莲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