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几位食客?”
“三位或者四位。”
“省得了。”
吴铭点头应下,心想醉翁的家底不薄啊,天天吃香喝辣……
转念一想,北宋也推行高薪养廉,公务员的待遇是真的高,欧阳修乃三品大员,每月单是俸禄便有好几百贯,各种补贴更是领到手软,一两贯钱吃顿饭算得了什么?
但对吴记川饭来说,一贯钱的餐标真不低了,一份单锅小炒不过五十文,清炊白鱼和荔枝腰算是硬菜了,加起来才三百文。
师徒俩一合计,决定再来两个硬菜,炒份葱爆羊肉两百文,香卤鹌鹑四只两百文。
这便七百文了,再配两个凉菜、两个素菜、四碗羹汤,妥了!
菜料基本都有,需要买的只有羊肉和鹌鹑,正好,缴完税回来顺道买了。
“二郎,你可知都商税院在哪儿?距这里远么?”
李二郎想了想说:“从这里去都商税院,和去大相国寺的路程差不多。”
那还挺远的。
“你去唤辆牛车吧,咱们乘车过去。”
谢清欢立刻举手:“我也想去!”
哪都有你……
于是乎,吴铭带上行头和账簿,三人乘车前往都商税院。
宋朝的三冗问题十分严重,之所以能够维持庞大的财政支出,全靠税收尤其是商税,商税占比最高时竟占到财政收入的70%以上。
仁宗朝的税收政策还算合理,等过几十年,到了徽宗朝,那真是想方设法地搜刮民脂民膏,乱七八糟的税收名目满天飞。
别的行政部门不好说,但都商税院收税的效率是真的高,胥吏验过账簿和行头,没二话,立刻一手交钱一手交税钞。
也就是排队了点时间。
三人打道回府,顺道采买羊肉和鹌鹑。
回到吴记川饭时,已是下午三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