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剑仙:剑四十九成了!圣火会的投资

……

回到住处后,霍元鸿第一时间翻看起了卫家那本八卦掌功夫。

从总纲、起步的练劲四步,一直看到丹劲罡劲,有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后,就开始练了起来。

卫家的八卦掌,讲究“行走如龙,沉若虎坐”,核心在于以步催身、以身带掌,根基是步法与身法的圆转连绵。

这与八极拳的拳随步走、步随肘移有着相通之处,但卫家功夫对上身和下身的劲力转换与呼吸配合阐述得更为细致,相较先前单纯的九宫八卦步也更加成体系。

霍元鸿对照典籍,在院子里缓缓走圈。

一开始的时候,他严格按照图谱调整步距、扣摆角度,体会脚掌与地面的搓劲、拧劲。

八卦掌的经典步法,除了与八极拥搓步相仿的趟泥步外,还有扣摆步,前者注重行走时重心沉稳,后者则是用于突然变向,包含“扣步”和“摆步”两种动作。

转向时候,就是一脚向前迈半步,脚尖向内旋转,在内扣步落地的瞬间,钉住重心;而另一脚脚尖向外旋转,摆步跟进,衔接新方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走八卦圈练功的时候,不可以用扣摆步,否则难以练出八卦掌功夫。

因为八卦掌练的时候,是通过趟泥步来练螺旋劲,讲究一个下盘稳固,螺旋劲造诣越深,功力越深。

而扣摆步这种用于实战的突然变向发力,会破坏螺旋劲的连续性,也容易导致腰扭曲或是步法虚浮,不利于螺旋劲功力积累。

凭借着对身体的强大掌控力和一羽不能加的敏锐感知,还有最重要的三百六十五倍加速下,他迅速捕捉到动作要领,步伐很快变得流畅圆活,如行云流水,步随身换间带起呼啸气流。

掌握了步法的神韵后,霍元鸿开始演练八大母掌。

八卦掌的练法,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和变架子三个阶段。

定架子,就是按师传要求分解练习招式,注重姿势、架子准确,练出正确的劲力。

前面说的练功时不可以用扣摆步,也是指的这个阶段,就好像临摹书帖一样,不能贪变化。

八卦门正常弟子,早晚各练一次,每次练习是一百圈,差不多三年能小成。

霍元鸿从单换掌开始练起,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一直练到最后的回身掌!

一边练一边走圈。

一圈生疏,二圈熟练,三圈精通。

定架子结束。

他本就功夫积累雄厚,功夫的基础原理大多都是互通的,练起来自然快。

再加上几百倍的加速,走了三圈练完,这……

很合理。

然后就是活架子,要让掌架子活起来。

不同于八极、形意的刚猛拳脚,八卦掌劲力讲究“滚钻争裹,螺旋发放”,讲究以巧破力。

霍元鸿沉心静气,将心力灌注于掌指间,腕部灵活抖动,或推、或托、或带、或领,手臂如游龙,配合腰胯的拧转和趟泥步的趟劲,打出连绵不绝的螺旋劲。

劲力从脚底蹬地而起,经腰胯传导,通达肩背,最终灌注于掌指。

没过多久,活架子也成了。

最后是变架子,要讲究脱离固定套路,随意穿插组合掌法顺序,如将第一掌放在最后练,或将第九掌当做第一掌来练,形成“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招式组合。

到了这个层次,就是推陈出新的境地了!

接下来的时间,霍元鸿就专注于变架子的练习。

短短一天工夫,他就将三个架子全都练成了,八卦掌的短板补全了!

到了这时候,他以全新的八卦来配合施展剑术。

“嗤!嗤!嗤!……”

剑光闪烁九次,庭院里的木人桩上出现九道平滑如镜的剑痕。

剑招由原本的十五剑,调整为了九剑!

如今他的剑术,已经由一开始的“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变成了现在的“九为数之极”。

剑九,成!

【霍氏剑术(80%)】

……

“剑四十九成了!”

山间的小屋前,李锦林手中剑光飘逸,高深莫测,犹如剑走龙蛇,在虚空中书写着鬼斧神工般的瑰丽,竟是只蓄势了四十八剑,就顺势击出了第四十九剑终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