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我的頡利,太香了
温禾带著孟周、赵磊、吴生三人回到府中时,日头快到正午了。
府门前,管家周福领著两个僕役候在那里,见马车停下,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恭迎小郎君回府。”
“嗯。”温禾跳下车,隨手掸了掸衣摆,隨口问道。
“农庄那边可有消息?葛家庄的稻子该秋收了,按说该有人来报信才是。”
周福跟著温禾往里走,一边回话:“老奴也正纳闷呢,不过禁苑那边的农户前两日倒派人来了,说今年虽少雨,好在提前修了水渠引渭水灌溉,前几日试收了一亩地,好的能有一石,差些的也有八斗。”
温禾点了点头。
今年关內大旱,禁苑农庄能有这產量,全靠之前兴修的水利。
他脚步一顿,对周福说:“禁苑的佃租今年免了,你让人去知会一声,让农户们多留些粮食过冬。”
周福却皱起了眉,有些犹豫地说:“小郎君,这恐怕不妥,前阵子您免了其他庄子的佃租利息,外头已经有人说閒话,说您故意收拢人心,如今再免禁苑的佃租,一来会让其他权贵的佃户心生不满,二来……还有皇庄呢。”
他压低声音补充:“皇后娘娘管著皇庄,您一个臣子都免了佃租,娘娘若是不免,会落人口实,若是免了,朝中官员们又该如何自处?最后这矛头,怕是都会指向您啊。”
温禾这才反应过来其中的门道,无奈地嘆了口气:“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办?总不能看著农户们辛苦一年,还要把大半粮食交出来吧?”
他虽然不算是个好人。
可也不能坐视那些人饿死吧。
周福闻言。
心中无奈的嘆了口气。
『小郎君还是心善啊,若换做是他人,那里会去管那些农户的死活。』
他心中迟疑了片刻,说道:“不如照例收下佃租,之后再以『年礼』的名义加倍回赠回去,这样既做了样子给外人看,也能让农户得实惠,还不会让皇后为难,一举三得。”
他说完,温禾沉吟了片刻,朝著孟周三人看去。
“你们以为如何?”
孟周在沉吟。
赵磊也在想。
吴生闻言,拱手说道:“启稟先生,学生以为,周管事所言可行。”
隨即孟周和赵磊也都点了点头,认同周福的意思。
见他们三人都同意,温禾也勉强的点了点头。
“行吧,就按你说的办。”
说罢,他摆了摆手,心里暗自嘀咕。
这年头想做件好事,还要顾及这顾及那。
怎么搞的好像是跪著做好事一样。
温禾摇了摇头,將这件事情拋之脑后,带著孟周三人进了府门。
几人刚走到前厅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温柔穿著粉色襦裙,梳著双丫髻,像只小蝴蝶似的跑了出来,身后还跟著李恪、李泰、李佑三小只,以及站在廊下捧著书卷的李义府。
“阿兄!你们回来啦!”
温柔跑到温禾面前,仰著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我听阿冬说,孟周阿兄、赵阿兄、吴阿兄在殿试上得了陛下的夸奖,还封了官,是不是真的?”
消息这么快就传回来了?
看来是李世民让宫里的人传的消息。
温禾淡然的点了点头。
“是真的。”
孟周、赵磊、吴生三人见了温柔,都忍不住笑了。
他们在温府住了半年多,早已把这位小师姑当成了亲妹妹。
温柔性子活泼,待他们格外亲近,时常会把自己做的点心送来。
孟周笑著点头,语气带著感激。
“多亏了先生教导,我们才能有今日。”
李泰也凑了过来,说道:“有啥了不起的,我以后也要去边疆,像阿耶一样带兵打仗!到时候我要算清粮草帐目,让先生您刮目相看!”
“哦?”温禾挑了挑眉,故意逗他。
“那我问你,若是朔方一县有三千户移民,每户配耕牛一头,每头牛每日需草料五斤,一个月下来共需多少草料?你算得清吗?”
李泰闻言,立刻皱起眉头认真思索起来。
只见他掰著手指头嘀咕:“三千户就是三千头牛,每天五斤,一个月按三十天算……三千乘五是一万五,一万五乘三十是四十五万!嘿嘿,四十五万斤,对不?”
李泰轻哼了一声,满脸得意。
温禾笑著拍了拍他的脑袋:“算得不错,倒是没白学,不过带兵打仗可不止算粮草,还得算兵力调配、行军路程,你还得再好好学。”
李泰不以为意,嘚瑟的看了一眼孟周他们三人。
“这都小意思,等我如他们这般大了后,肯定比他们厉害。”
一旁的李佑也不甘示弱:“先生之前您和我说的力的作用,还有力的三要素,我也背下来了。”
这俩人是故意来炫耀的吧。
毕竟他们算是比孟周他们先入门的。
结果孟周他们今日去了殿试,还被封了官,这俩小傢伙,心里肯定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