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崔敦礼怕不是被人夺舍了吧

他看向阶下神色平静的温禾,又扫了一眼脸色惨白的褚亮与一众勋贵,心中忽然有了决断。

“这是谋反,他们这是聚众谋反!”

褚亮被校尉的话惊得双目圆睁,指着殿外高声嘶吼,声音因过度激动而变调。

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他难以置信的看向温禾。

这孺子竟然如此大胆。

他难道就不怕陛下的猜忌吗?

如此众多的人围堵在朱雀门外,他就不怕悠悠之口?

温禾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上前一步对着校尉问道。

“校尉且说,朱雀门外的学子,可有携带兵刃?可有身着甲胄?”

那禁军校尉虽仍有些慌乱,却也如实答道。

“回县子话,学子们手中只有纸笔,并无一人带刃着甲,也未与禁军发生冲突,只是整齐地跪在门外,求见陛下。”

“呵呵。”

温禾转头看向褚亮,眼神里满是嘲讽。

“褚大人听见了,手中只有纸笔,未带一兵一刃,这便是你口中的谋反?”

“某读遍史书,也从未听说过有人拿纸笔造反的,依某看,你不是老糊涂了,便是故意混淆是非,想借‘谋反’之名,打压天下寒门士子!”

“够了!”

李世民突然从御座上站起身,龙袍下摆随动作扫过台阶,沉怒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众人见状,连忙躬身行礼,连仍在气头上的褚亮,也不得不压下怒火,弯腰垂首,不敢再放肆。

李世民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后落在温禾身上,缓声道。

“朱雀门外聚集数千士子,此事非同小可。朕倒要亲自去看看,这些寒门学子究竟为何请愿。”

“陛下不可!”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快步出班,躬身劝谏。

“朱雀门外人多混杂,虽说是士子请愿,却也难保其中有奸人作祟,万一有不测,臣等万死难辞其咎!还请陛下三思,不如派臣等前去安抚,将学子诉求禀明陛下即可。”

其他勋贵与大臣也纷纷附和,连魏征都皱着眉劝道。

“陛下乃万乘之尊,安危关乎天下社稷,不可轻易涉险。”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看向温禾。

这件事情温禾早就和他说过了,所以今日上朝后,他几乎没有开口。

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刻。

他上前一步,躬身奏道。

“陛下,长孙侍郎与诸位上官的担忧并非无道理,但若陛下因忌惮而避见,反倒会让学子觉得陛下不愿听寒门心声,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如今百骑禁军已暗中布防朱雀门内外,臣已命张文啸亲自带队,凡有异动者,可当场拿下。有百骑拱卫,陛下绝不会有半分危险。”

这话既是说给百官听,也是在向李世民确认。

李世民心中暗叹。

李世民点了点头,语气坚定。

“温禾所言极是,朕身为大唐天子,当倾听天下民心,岂能因些许揣测便避而不见?再者,有百骑禁军护驾,朕有何惧?”

他看向长孙无忌,继续道。

“辅机不必担忧,朕意已决,诸卿随朕一同前往朱雀门,亲眼看看这些寒门士子的诉求,也让天下人知道,朕并非偏听偏信之君。”

长孙无忌见陛下态度坚决,又听闻百骑已布防,便不再多劝,只得躬身领旨。

“臣遵旨,愿随陛下前往。”

其他大臣也纷纷躬身应和,唯有褚亮与几位勋贵脸色难看。

他们本想借“乞骸骨”逼陛下处置温禾,却没料到朱雀门外突然冒出数千士子声援,更没料到陛下竟要亲自前去。

这局势,已然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褚亮想要阻拦,却已经来不及了。

温禾跟在百官身后,看着李世民挺拔的背影,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今日这一局,终于要迎来最后的收尾了。

朱雀门外,晨光洒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之上,青布儒衫连成一片,竟望不到边际。

孟周扶着身旁的吴生,双腿止不住地发颤。

他起初按温禾嘱托,联络了数百名寒门士子,本想借声势为温禾声援。

却没料到消息传开后,长安城内的庶民士子、落第文人竟自发赶来。

如今人数至少有数千人,连街对面的树下都挤满了人,彻底超出了他的掌控。

“孟兄,这……这不会出意外吧?”

吴生声音发紧,悄悄扯了扯孟周的衣袖

“这么多人,要是混进别有用心之人,哪怕只是冲撞了圣驾,咱们都得掉脑袋!”

他越想越怕,目光不住扫向人群外围,生怕看到异动。

一旁的范彪见状,连忙上前安抚,只是他自己的手心也攥着汗:“拍什么,咱小郎君早有安排,百骑的人已经在朱雀门两侧的茶肆、酒楼上布了哨,人群里也混了不少便装的弟兄,只要有人敢携带兵刃、或有异动,当场就能拿下,绝不会惊扰陛下。”

这话既是说给吴生与孟周听,也是在给自己宽心。

他虽信温禾的谋划,却也从没见过这般浩大的场面。

孟周等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正想再叮嘱几句,却见远处宫道上忽然传来整齐的甲胄碰撞声,紧接着,禁军列开仪仗。

明黄色的御驾在百官簇拥下缓缓行来。

“陛下驾到!”

高月清亮的唱喏声穿透人群,瞬间压下了所有私语。

万余名士子齐齐转身,朝着御驾的方向作揖行礼。

“草臣孟周(吴生……),恭问陛下圣安!”

此起彼伏的行礼声中,青布儒衫自报着自己的姓名行礼。

一时间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御驾上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天子威严。

“诸生平身。”

高月立刻上前一步,将圣谕高声复述:“陛下有旨,诸生平身!”

“谢陛下!”

士子们齐声应答,缓缓起身,目光灼灼地望着御驾上的李世民,眼中满是期盼与激动。

自魏晋以来,寒门士子从未有过这般直面天子、诉说诉求的机会。

孟周深吸一口气,按温禾事先的嘱托,从人群中走出,对着御驾躬身行礼。

“草臣孟周国子监学子,今日冒死携长安诸生来朱雀门,只为求陛下为我等做主,为高阳县子做主。”

李世民看着阶下的孟周,又扫过身后密密麻麻的学子。

心中也有些震撼。

这温禾啊,真是给朕上演了一出民心所向啊!

“诸生所求,朕已知晓。”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让在场所有人都能听清。

“朕今日在此下旨,大唐科举,今后一视同仁,无论出身寒门还是世家,皆以才学取士,凡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者,无论勋贵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话音刚落,数千名士子再次跪倒在地,欢呼声如惊雷般炸响,不少人甚至红了眼眶。

可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喊道。

“陛下!弘文馆素来为勋贵子弟所垄断,寒门士子连入馆求学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学馆,不如废除!”

这话一出,立刻引发了千层浪,竟然有不少士子纷纷附和。

“废除弘文馆!还我等公平求学之机!”

“对!弘文馆成了勋贵后园,留着何用?”

御驾旁的百官顿时哗然,长孙无忌等人正要开口阻拦,却见刚随百官登上朱雀门城楼的褚亮。

忽然身子一晃,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溅在身前的栏杆上,殷红刺眼。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