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学生是一文钱都不敢花啊

章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他踉跄着后退一步,后背撞到冰冷的墙壁上,才勉强稳住身形。

沉默了片刻,他苦笑一声,径直跪了下去说道:“温县子既然全都知道了……那学生除了招供只怕也没有别的选择了,确实有这么个男人找过学生,也给了学生五十贯钱。”

“放心,百骑讲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只要你老实交代,某会保你一条性命。”

温禾语气缓和了些许。

他要的是真相,不是逼死这些被利用的士子。

“他找你的时候,是在哪里?说了些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细节,比如他身上的配饰,或者提到过什么人?”

章海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垂着眼,声音低沉地说道。

“小人祖籍并州,来长安三年了,前两次春闱都落榜了,家里已经快供不起小人读书了,上个月母亲还托人带信来,说家里的田快卖光了,让小人若是再考不上,就回家种地,别在长安浪费钱。”

他眼中泛着泪光。

这是想要卖惨啊。

可惜温禾面色单单,毫无同情他的意思。

章海见状,顿时心如死灰。

知道自己卖惨没用,只好如实交代了。

他所说的倒是和之前陈奎说的差不多。

温禾问完后便让人将他带下去,然后让张文啸把剩下的徐昊和王松带进来审问。

两人被带进来时,神态各异。

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猜到温禾之前已经问过了别人。

不过是被随便唬了一番,他们二人便支持不住,将事情都给交代了。

倒是省了温禾不少时间。

他们二人所说的内容也和之前陈奎和章海说的大差不差。

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线索。

待四人都审问完毕,张文啸将供词整理好,递到温禾面前:“小郎君,他们的供词都对得上,说的都是河北口音的锦袍男人,给的钱数一样,叮嘱的话也差不多,应该没撒谎。”

温禾接过供词,仔细看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四个士子,来自不同地方,互不相识,却被同一个男人用同样的手段收买,连口音都记得一致,可见这个男人确实是河北口音,他找这些人递投卷,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文啸想了想,说道:“会不会是想故意败坏您的名声?”

“他们此刻收买这四个士子,让他们成为你的学生,等到春闱之时,再设计他们作弊,若是如此,小郎君那你可就百口莫辩了。”

温禾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看向张文啸的目光都变了又变。

“你可以啊,这都能想到。”

“嘿嘿,这不是跟在小郎君身边久了,便也学会一些了嘛。”张文啸憨憨的笑了两声。

“这是你自己的本事,和我无关,以后别这么吹捧。”

温禾失笑的摇了摇头。

低头看着手上的供词,手指在上划过“河北口音”四个字,眼神沉了下来。

他顿了顿,又道:“这个河北口音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能拿出这么多钱收买士子,还敢在长安明目张胆地搞小动作,绝不是普通人,说不定就是那些不甘心失去科考特权的势力,不敢明着反对陛下的防弊法子,就想暗地里搞这些手段,破坏春闱的公平。”

“不过这么说来,范围可小了不少,河北口音。”

温禾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清河郡好像就是在河北吧?”

这话刚落,一旁的张文啸见他神色有异,连忙凑上前问道:“小郎君,您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温禾没有回答他,而是抬眸淡淡的说道:“叫陈大海来。”

张文啸没有多问,应声转身快步出去。

没多会儿,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陈大海快步走进来,对着温禾躬身行礼:“见过小郎君!您找标下,是有新差事?”

张文啸很识趣,见陈大海到了,便悄悄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温禾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坐,问你点事。你们最近可有盯着荀珏?”

陈大海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说道:“小郎君放心,早盯着呢!标下先后派了六个兄弟轮流跟着他,就算是他晚上在床上用什么姿势睡女人,标下都能给您查得明明白白!”

他说着,还咧着嘴嘿嘿笑。

温禾额头上顿时冒出三条黑线。

他要知道这个做什么?

他轻咳一声,强压下心头的无语,板着脸道:“我问的是,他最近有什么异常?比如崔氏有没有人去找他?或者他有没有偷偷去见崔家人?”

陈大海这才收了玩笑,皱着眉沉吟片刻,然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异常,这段时间他都在家养伤呢,之前他被崔钰书那老东西打得差点断了气,躺了半个多月才好利索,最近也就偶尔出门买些药材,连崔府的门都没靠近过。”

温禾微微点头,心里的疑虑消了几分。

这么看来,这次的士子投卷事件,应该不是荀珏和崔氏合谋的。

崔钰书应该不会那么不要脸,打了荀珏之后,又立刻叫他做事。

可转念一想,温禾还是警惕了几分。

做事最怕的就是想当然。

他在怀疑。

会不会是荀珏故意装病掩人耳目,暗地里还在和崔氏联系?

他盯着陈大海,追问道:“你确定?有没有可能他用了什么法子避开你们的人,偷偷去见崔家人?比如从后门走,或者半夜出门?”

“绝对没有!”

陈大海拍着大腿保证。

“二队的弟兄们可都是小郎君您亲自训出来的,他即便去茅房都有人跟着。”

见陈大海说得笃定,温禾暂时放下了对荀珏的怀疑,话锋一转。

“那你再想想,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清河崔氏的人来长安?”

若是荀珏没参与,那会不会是崔氏绕过荀珏,直接派了其他人来长安搞小动作?

毕竟崔氏在河北根基深厚,又不是只靠着崔珏。

陈大海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有!崔钰书的长孙崔巍,半个月前就来长安了,说是要参加今年的春闱,标下当时还特意记了一笔,想着这崔家的人来长安,说不定会搞事,就多留了个心眼。”

“崔巍?”

温禾手指在案几上顿住,眉头微微蹙起。

史书上没有这人。

“此人如何?性格怎么样?在崔氏里地位如何?”

陈大海回忆了片刻,说道道:“此人嘛,文采倒是有几分,据说在清河当地还小有名气,写的诗赋被不少人夸赞,可性格不怎么样,做事乖张得很,眼高于顶,谁都瞧不上,而且他和崔珏的关系特别差,以前在崔府的时候,就经常打骂崔珏,觉得崔珏是旁支,不配和他说话。”

他说着,还忍不住嗤笑一声:“最可笑的是,这崔巍在家的时候,总喜欢别人吹嘘自己有王佐之才,说等他参加春闱考中了,定能得到陛下重用,以后还要当宰相,把崔氏的名声抬得更高。”

温禾听着,也忍不住忍俊不禁。

这得多不要脸。

不过这么一来,倒能确定崔巍是个极其自负的人。

他沉吟片刻,心里渐渐有了头绪。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