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舔狗三大(24)

沈善登默默想着。

他的电影布局,从来都不是乱来的,奥运会以及国际上这些风云变幻,都与他心中布局有关。

接下来的两天。

沈善登难得的推掉了大部分工作,专心陪着父母在bj逛了逛。

故宫、长城、颐和园、纪念馆,走了一遍。

但爸妈显然不太适应这种密集的旅游和人山人海,何况还夹杂着大量兴奋的外国游客。

没两天就开始念叨着家里还有事,沈善登看出父母是真心待不惯,便不再强留,妥帖送二老上了回家的飞机。

看着飞机冲上云霄,沈善登心里暗想,还是有高铁好啊,又快又稳,爸妈坐着也舒服。

说起高铁,他想起就在八月一日,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了,标志着中国迈入了高铁时代。

“该说不说,这一把跨越,确实牛。”

“真做到了市场换技术,上万亿的资金过手,能在刀刃上,不容易。”

周一,公司。

沈善登查看了《无人区》的进度,特别是服化道。

这些道具和原版不同,不仅是西部的粗糙,一些标识要有民国色彩,带有时空错乱感。

他,要玩一把大的。

下午,秘书提醒,今天导演班有堂课。

沈善登揉了揉眉心,表示知道了。

如果说他对制片人的要求是管理、定向,那么对于导演,沈善登则有着另一套标准。

在他心目中,登峰影业的导演,首先要会拍摄、懂创作。

这是基本功。

但同时,必须要有“民主精神”,不能太自我,不能搞“导演一言堂”。

相比于国内常见的导演中心制,登峰影业体系下的导演,权力无疑会受到更多制约。

导演主要负责拍摄阶段的事务,而制片人则有权贯穿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乃至宣发全过程。

导演的工作重心,更多的集中在拍摄中后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