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寻找天蚕功”这事儿,就成了一个只有慕容抒和慕容孝两个人知晓和执行的秘密行动。
按慕容抒的意思,真找到之后,就他们爷俩儿先悄悄练起来,至于传不传给其他的儿女亲族,那就是“再说”、“再议”、“看吧”……
而这行动的进展呢,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首先,关于三十年前流传在江湖上的那首诗——天蚕崖上隐天窟,窟内神茧葬神躯,神躯再变神血现,血照天蚕功盖天。慕容孝早就已经思考过无数种解法了,而其中他觉得最靠谱的一种是……
第一步,先用“复便舍”的方法去解。
比如第一句“天蚕崖上隐天窟”里,“天”字重复了,便将其舍掉,剩下“蚕崖上隐窟”。
以此类推,得到:蚕崖上隐窟,窟内茧葬躯,躯再变血现,血照蚕功盖。
到了这儿之后,再用另一种解法,即第二步:“看一半留一半”。
这样就能把第一句变成“天山上隐窟”,算是锁定了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
然后第二句取“穴内丝(茧作茧)葬身”,第三句取“身冉亦血现”,第四句取“血日天功去(盖作盖)”……不过这后三句解出的内容看着就都与那个藏功地点的“状况”有关了,不到现场恐怕难见其意。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去找的那个人,身上得带着寻蚕戒才行。
因为慕容孝推测:那个藏功的地点肯定具有某种特殊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只有手持寻蚕戒的人才能找到那儿,否则过了这么多年,这地点被人偶然发现的概率也不算低。
无论如何吧,有了这些提示和大致的范围,已足够慕容抒先去跑一趟、探一探的了;大不了就是探完啥都没发现,也算去掉了一组错误答案嘛。
就这样,慕容抒随便找了个借口说要出远门,然后就独自乔装去了天山。
按说这事儿呢……仍旧算是大海捞针,毕竟天山那么大,你从何找起啊?
但慕容父子,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显然是有天命加身。
寻蚕戒经过那么多年的沉寂和辗转,偏偏在这段时间落到了他们手里,就说明天蚕功再现江湖的天时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