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卿一看,是司礼监的腰牌。
立刻抬头说道:“让他过来。”
“参见伯爷,咱家是奉皇上之命来传口谕,还请伯爷屏退左右。”穿着常服的太监来到裴少卿面前说道。
裴少卿闻言立刻挥了挥手。
所有人都低着头向四周退开。
太监将周治状告裴少卿一系列事情和盘托出,最后又补充一句,“刘公公说陛下对闻家所为很不满意。”
“我知道了,公公一路辛苦。”裴少卿面色古井无波的点了点头说道。
太监弯腰拱手一拜,转身就走。
谢清梧走上前问道:“夫君?”
“上车再说。”裴少卿淡然说道。
上了马车后,谢清梧盯着他。
裴少卿将事情讲了一遍,吐出口气感慨道:“闻震之死闻家那么久都没什么动作,没想到在这等着我。”
“陛下对闻家不满,想让夫君敲打敲打闻家?”谢清梧试探性问道。
裴少卿点点头,他已经领会了景泰帝的意思,“闻家给闻震报仇天经地义,但是为了避免陛下偏向我而操控民意去逼迫陛下,那这就让陛下不喜了,同时陛下可能怀疑闻家想借此机会重新树立威信,是在试探他。”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缓缓吐出口气,“如果我没猜错,闻家肯定已安排人到蜀州冒充石破天的手下打着我的名义劫掠商人、滥杀百姓。”
闻家蛰伏了那么久才悍然出手。
肯定是不做就不做,做就做绝。
他们挑了个不错的时机,恰逢裴少卿封伯,朝中诸多大臣和勋爵对此不满,所以一旦裴少卿牵扯上了官司的话,他们会被动或主动帮助闻家。
“那夫君打算如何应对?”谢清梧蹙起秀眉,还没回京就遇到了麻烦。
裴少卿没有回答,而是让人来送笔墨纸砚,写了两封信差一名护卫送回蜀州,一封给石破天一封给毛文。
…………………………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
蜀州。
锦官城通往资水县的官道上。
两队结伴而行的商人在一片林荫处歇息,两家加起来有着二三十人。
哪怕昨夜刚下过一场雨,但这个月份的天正开始热,经过中午的大太阳一晒,水蒸气升腾,更显得闷热。
不少人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敞开着胸膛用手扇着风、或者喝着水。
“马兄这回进的货真不少,等运回资水哪怕光是赚原料的差价都得赚个盆满钵满吧?”一名穿着锦衣、留着短须的圆脸汉子擦了擦汗,冲着身旁一路同行的马记布庄的掌柜说道。
两人都是资水县的商户。
马掌柜本来累的不想说话,但听见这话,不禁得意一笑,“陈兄有所不知,我这批货可不尽是原料,还有一批好不容易弄到的情趣内衣,要不然也用不着我亲自出马来押货了。”
“哟,这可是高档货啊,听说京城地界见得多,咱蜀州府城都是一件难求,马掌柜竟能搞到一批,确实不容易。”陈掌柜惊讶的说道,随后略显猥琐的一笑,“为兄先预定五套。”
“好说,好说,哈哈哈哈。”马掌柜露出个我懂的眼神放声大笑起来。
陈掌柜顿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驾!”“驾!”
突然急促杂乱的马蹄声响起。
两家商行的护卫立刻起身警戒。
马掌柜皱了皱眉,循声望去只见远处人影幢幢,三十余名骑马挎刀的汉子飞奔而来,嘴里还呜呜怪叫着。
“不好!是土匪!”多年的行商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大惊失色。
“怎么快到家还遇到土匪了。”
“娘的,土匪不会杀了我们吧?”
商队的伙计们立刻不安了起来。
陈掌柜豁然起身,大声招呼着有些慌乱的护卫和家丁们,“大家都不要慌,这地界的土匪都听凤凰山石大当家的,他们只求财不杀人,无非给些买路钱的事,权当是破财免灾。”
这年头做生意,除了得预备好本钱之外,还得专门预备一份买路钱。
随着陈掌柜这番话落下,原本有些浮动的人心总算迅速稳定了下来。
而也就是这片刻的功夫,人人配马配刀的土匪已经将商队团团围住。
为首的匪徒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光头,他用刀指着陈掌柜,面相凶悍的道:“我们是凤凰寨的,听过吗?”
“听说过,听说过,通州凤凰寨石大当家的名声谁人不知啊?”陈掌柜露出个讨好的笑脸,拿出一袋准备好的银子,“规矩都懂,这是小人的一片心意,各位好汉拿去喝杯茶。”
“还有我的,还有我的,天气那么热还出来忙,各位好汉辛苦了,辛苦了。”马掌柜连忙紧随其后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