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既见未来
吃一碗鸭血粉丝並不算礼贤下士。而是了解民间疾苦。
“力夫”的菜餚,鸡鸭杂碎都是工业生產中的下脚料。里面肉质很脆。是泡烧硷后才有的结果。当然还加入了味精和盐进行了醃製。
当隨行人对宣冲介绍建鄴的繁华生活,宣冲目光则是凝视两岸连绵不绝的力工住宅区,红砖的楼房,密密麻麻连绵不绝!
宣衝心里默念:这么个规模的红砖民用建筑群,意味著砖窑数量超乎想像;而砖窑数量,又可以决定炼钢厂的规模。
在东图,民间认为江南的繁华是蒸汽机眾多。其实不然,蒸汽机固然是生產力的倍增器,能將基础生產力增加到二十倍;但是其閾值门槛是:必须要组织起传统十倍家庭的人力规模才能操作蒸汽机。
推崇工业时,其实人也是一种资源!一百年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传统旧官府管理建鄴的上限在十几万户左右,大於这个上限就难以管理。
目前为止,现汉的西北,东图这样的边疆区都还延续著旧式样管理。
而当电报出现,蒸汽机推动,布,印刷机开始经济和思想上全面向下控制;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了。建鄴最新的普查中,丁口直接突破了一千万。
工业进步让农耕文明彻底碾压了游牧民族,同时南方诸省份的实力,也彻底强过北方!
宣冲打开了船上报纸,这是一个月前的旧报纸,充斥著各种狂悖之言。稍微一翻,放在清廷都是够上文字狱大案的。
在上面,某建鄴的学者是这么鼓吹的:“华夏几千年以来,帝都选址一再变化。先是长安,而后是洛阳,再然后是燕京和建康。分別对应的是关中平原,璜河南部,璜河北部,江南。帝王之气向东南转移,这是天命!”
宣冲顿了顿,看了一眼这么会来事报纸的名称,哦,叫做江南行省报。
这个江南行省是开国时期太祖所確定的编制,分为江南左路和右路;但是最后帝系转移,迁都燕京后,就不再承认了。这个行省被划分成了三个省份,其中松江府还被分割出来。
这么个堂而皇之戏謔北边帝都的地方报纸,已经开办了十年之久了。
…其心昭然…
船舶北上,入江,进入了繁华中心。江面上跑著万吨级別货轮,路过的城市码头上,甚至有蒸汽动力的黑色起重机在吊装货物。
这一切,比起东图那疙瘩要进步至少四十年的样子。
这里的四十年,是宣冲按照前世工业发展进行换算。
按照这个时代的经济模式,可能七八十年都不止。而其他地方想要赶上江南区域,除非出现大灾变,导致大量人口外逃。否则的话,江南就永远是东亚区域的第一名。
目前寰宇之下,也就欧罗巴莱茵河、塞纳河流域,有潜力和江南竞爭。欧洲西北平原区域要人口有人口,要水网有水网,河道是南北向,不和东西方铁路產生经济竞爭,铁路经济效益好,这是发展工业一等一的天选之地。
事实也如此,欧罗巴现在已经是西边小半个世界中心。
当然欧罗巴那地方有一个要命毛病,那就是西边的那个岛国太近了,对塞纳河流域是有军事威胁,莱茵河区域又和塞纳河区域有文化衝突,这就使得西欧这块发展工业天选之地,相当於三国时期的南北分裂。
现汉所有军事分析专家都认为:欧罗巴菁华地带蕴含的军事衝突风险,虽然表面上用诸多和约所掩盖住了问题。但是“和约”这种东西,用现汉说法就是一张纸。两国各自维持著几十万的本土兵团,守护“合约”。
而江南区域,无论是北方的中原大平原,还是南边的岭越区域,都海清河晏。
现汉內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断然没有战爭风险。
就在宣冲感慨江南人力充沛时。江阴码头上,上千名工人在炎炎夏日中劳作。
传送带不停地滚动,不断输送货物,但传送带上偶尔有不稳定,需要工人用铁锹偏转一下货物。
宣冲沉默,这工作可挣得可辛苦了。
相对於北边的一系列港口,这里港口的运输是半自动化,有传送带,有货柜,看似节省人力,但是並不是为劳工们节省,而是为商绅们的支出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