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单位运货量所需的人力”下降,“港口单位时间吞吐量”同步增加。
所以码头岗位上工人其实工作量並没有减少。反而由於手脚要跟得上传送带,精神上更加紧绷了。
炎日中,有人倒了下去,很快被拖到了一边;但中暑的人並没有被拖到凉亭內,而是被送到江边浇了一桶凉水。
宣冲皱眉,心里暗道:“中暑不应当这么冷激,应该在树荫下慢慢缓。”
然而刚刚这么想,宣冲就通过导音线条,听到了浇水的监工那不近人情的训斥:“你这杀才,莫装死!醒了吗,你丟工了,今天不算你工钱,你要是这个月再丟一次,那就走!你不干有人干!”
宣冲听到这话,有些应激地哈气,坐在船头上,不禁抬手指著 :“这,这?”
然而看到那位工人求饶保证:“刚刚只是不小心晕了头,下次不会了。”
宣冲咬了咬牙,开始理解这个时代的辛酸。——现汉继承了数千年的发展,有著一套完整的治理学,让这块大地上的血气汉子憋住一口气,弯著腰承受负重。
但是宣冲耐不住这口气,那个监工准备回到自己的冰块房间,但是绕过一个货柜,突然货柜冒出一股力道把他吸纳进去,这个货柜隨后封锁住,在烈日下暴晒,里面的温度和烤箱一样。
半个小时后,这货晕厥后,宣冲在船靠岸时,才把货柜给打开;五分钟后,这个中暑的监工被发现了。一旁工人把他抬出去了。
然而宣冲做完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不该滥用能力。处於现在这个位置,就没有责任吗?
…吾日三省吾身…
建鄴城內,宽阔的道路上,无轨电车沿著马路主干道行驶。即一辆公交车,头上有一个天线,连接电路。
宣冲仔细的看著这个。这玩意可是个稀罕物;在前世,只有南京浦海这样的大城市存在过。不是说这玩意代表什么潮流技术,而恰恰是在后续內燃机车成熟后,这玩意就一无是处了。只有那些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发达过的城市,预留这种早工业时代的圣遗物。
东图城內的货运还是煤气卡车,而人们出行要么是自行车,要么是人力黄包车。
就在宣冲准备寻找公交站台的时候,则是被刘源玲拽了回来,不一会,十六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停下来,將自己接了过来。
一路上绿化带快速闪过,隔著玻璃,宣冲用力矩扫视城市,至少自己所在的这个位置上,这个城市没有摩天大楼,但是样貌已经非常现代了。
颇有些民国剧中,南京上海的模样。
…然而接下来从近代穿梭到未来…
很快车队转入了一条地下隧道。走著走著,就偏离了主隧道。在深入看似正常的山洞地道五公里后,隧道侧面原本看似山壁地方,原来是一层匹配岩石色彩的布匹。
布匹里面金属闸门打开,车队进入了一条常人不曾知晓的地下通道。
陪同而来的刘源玲在进入隧道后介绍道:这就是“麟巢”,这里的科技要比外界先进两个代次。
宣冲瞅了瞅隧道內每隔三十米布置的监控摄像头,顿了顿,不断点头。
宣冲通过力矩不断衍伸,不断探索这个地下隧道,抵达了地下中心;然后根据量角器换算,確定终点是在地下五公里处。
宣冲一路上还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例如在通道侧面,宣冲发现了一个盾构机!没错,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三代盾构机类型的。
刘源玲似乎是感应到宣冲目光,同步解说:这是钻探的设备。——她清楚刘浩行的老家东图,需要这些设备。
然而宣冲对著隧道中巡查的机械狗问道:“这儿都是未来物?”机械狗头部的传感器正在不断转动
刘源玲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地下基地內,一共六千人,大部分人都是研究未来设备的製造的。”
宣冲抓住了重点,询问道:“这些研究员很確信自己研究的就是未来技术?”
刘源玲:麟主大人能够看到未来,抵达未来,兑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