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216正心典仪,武道四品

这段时间里,他行走四方,专门注意到这条河流,注意到河流此段的地形。

在湍流中心处,有一小块岩石凸起。

水面下,当是更庞大的岩石,令来往船只都需留神,避免触碰以至于沉船。

而在水面上,只有少许立足之地。

徐永生濯缨沧浪,凌波渡水,轻而易举来到湍流中心,踩在那凸出水面的石柱上。

他手中,捧着一只青瓷碗。

徐永生捧碗立在石柱上,但没有用碗舀水,只是在浓雾中默默静立。

他体内五层三才阁中,茫茫浩然气流转,没有呈现任何激烈的姿态,也没有惊动外界。

只是随着徐永生浩然气流转,他捧着的青瓷大碗中,渐渐开始有水流凝聚,并且越来越快。

这些水流,皆是雾气所凝聚。

正常而言难有这么快的速度,但受徐永生浩然气影响,很快便盛满一碗清水。

待手中青瓷碗盛满水,水面将要向外溢出之际,徐永生飘然离开湍流中心。

夜色下,雾气里,他一路疾行,碗中水不洒点滴。

来到自己早就侦查好地形,物色好方位的另一条河中,徐永生捧着盛满清水的青瓷大碗,登上自己那条专门置办的无篷舟,轻舟顺水而下,在浓雾中静静行驶。

当无篷舟载着徐永生驶过一片因为两岸茂密芦苇而河道骤然收紧不少的河口时,他耳边这时像是忽然响起莫名的靡靡之声,令人昏昏欲睡。

徐永生目光澄净,心灵宁定。

他知道自己当下将要面对五朦考验。

眼下是第一朦,声朦。

稍后还将有光朦。

明明夜雾浓重,月色星光稀疏,可是无篷舟前方水面上却突然现出倒影幻象,金玉楼台,光彩熠熠,惑人心神眼目。

第三朦是欲朦。

无篷舟行驶过程中,河面上遇见漩涡,而漩涡里隐约可见沉舟宝箱,诱人心神。

到第四朦,是权朦,隐约可见前朝玺印,另有断碑沉于河底,上刻“受命于天”那等字样。

于一般根基牢固的儒家修行者而言,这一番考验都不足道哉,甚至只要始终心中提醒自己都是虚假幻觉即可。

但五朦最后一关,名为生朦。

就见浓雾突然散开,一片平静无澜仿佛镜面般的湖泊,展现在徐永生眼前。

自己似乎已经抵达预期的目标。

徐永生见状不为所动。

除了那本就盛满清水的第一只大碗外,徐永生此刻手里还有第二只青瓷大碗。

这个青瓷大碗中,当前看上去也盛满了水。

但徐永生微微一笑,屈指在碗沿上轻轻一弹。

第二只青瓷大碗里的水面微微摇晃,转眼间像是凭空少了五分之一。

或者说,真实情况是碗中本就只有五分之四的水。

随着第二只青瓷大碗里的河水发生变化,徐永生眼前景象也为之一变。

波光如镜的都大湖消失,眼前当下无篷舟仍然行驶在小河河道上。

徐永生淡定取水,在这里将第二只青瓷大碗彻底装满。

按照典仪描述,第二只大碗中的河水,又称惑津水。

五处惑津水,分别对应声、光、欲、权、生五朦。

各自称为芦荡水、倒影水、沉宝水、断碑水和渊心水。

五处惑津水合一,都落在第二只青瓷大碗中。

徐永生一手端一只大碗,立在无篷舟上,继续静静顺水而下。

接下来,出现在他眼前的是真正的平静湖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