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214锁定目标,听记典仪

此刻,骆文武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湖边,临上船之际,他又拉住儿子、女儿。

略微沉吟后,骆文武正色说道:“爹接下来说的一切,你们都要自己记住,但除了彼此外,绝不可再告诉其他人,不可落下文字记录,不可当着其他人面提起,便是外公、外婆面前也不例外,明白了么?”

他两个孩子看上去年龄都在十几岁左右,但并非全不知情,这时虽然都有些紧张,但都听话地点点头。

于是骆文武徐徐说道:“咱家的身世,你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要记住的,是咱家最宝贵的财富,比金银珠宝珍贵的多……”

骆文武口头复述,一对少年少女一边听一边努力记忆。

远处徐永生听风诀迭加顺风耳,同样边听边记。

骆家,果然是南朝后裔陈氏一支隐姓埋名,定居湖州长城县,同已死的客贼首领陈文选是同族。

而不同于陈文选,骆文武这一支,珍藏有部分儒家晋升典仪。

不像陈文选那样走武夫修行路线,骆文武是走儒家修行路线。

不过,骆家掌握的儒家武道晋升典仪并不齐全,只有四个。

从不入品到九品的开蒙入品典仪。

从九品晋升到八品的养气入品典仪。

从七品晋升到六品的致知入品典仪。

以及从五品晋升到四品的正心入品典仪。

后面不论,前面缺失从八品晋升到七品的格物入品典仪,还缺从六品晋升到五品的诚意入品典仪。

骆文武本人停滞在儒家八品境界,当中原因或是因为天赋,或许便在于晋升七品的典仪缺失。

好在,骆家这里有徐永生最需要的五品入四品晋升典仪。

这让他顿时长长出一口气。

自己这趟先去岭南再来江南,总算没有白跑。

湖边,骆文武小心翼翼,交代完儿子、女儿后,便送他们离开。

为求保密,船夫都没有,一对少年少女,自己撑舟,好在他们自幼在骆文武交代下常常往来太湖中,熟识水性和操船。

骆家子女祖祖辈辈皆如此,正是为了预防类似今天情形的出现。

徐永生远远望着这一幕,略微沉吟后,悄然跟上夜色下的孤舟。

他照看骆家子女一路平安,到了外公外婆家里,方才又悄然离去。

之后,徐永生重新返回湖州长城县锦丰镇。

他只牢牢记下晋升典仪内容,然后便先不再挂怀,而是先进一步观察湖州的局势,尤其观察局面会否牵连到还留在锦丰镇的骆文武夫妇。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