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这一点,宋敏宜自问更在对方之上。
吴氏一族除了下力气继续培养族中子弟外,也采取一些旁的办法。
如墨龙池主项一夫,还有如今东都学宫器学博士程稳,虽然不说直接入赘吴氏,但现在都是吴氏倚重的外姓,帮吴氏继续撑住天下有数名门的底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吴策同她宋敏宜联姻,也是类似思路,只不过岭南之事太过意外,出乎所有人预料。
好在吴氏和吴策本人都没有改变主意。
这种情形,当然可能有强枝弱干的可能。
尤其是已经身为二品武圣的“墨龙”项一夫。
对方不仅修为境界高,实战也极为强悍,多年不出江湖,仍然声威显赫,名震四方。
现在他成就武圣,自然不必多言。
不过当下的大乾皇朝仍是太平盛世,项一夫好不容易身份洗的半白,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行事肆无忌惮。
而吴氏一族虽然有些后力不济,但依旧底蕴雄厚。
“墨龙池主之所以忽然静极思动,一方面是修行所需,另一方面也是其子学有所成,一心想要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所以他顺水推舟。”吴策言道。
宋敏宜默默颔首。
虽然细节不明,但赤龙一脉武学传承多半是以主修意气为主。
这一点从“赤龙”百里平本人,到他三个亲传弟子,甚至新近在大乾江湖声名鹊起的“赤虎”拓跋锋,都可以看得出。
既然是主修武夫意气,那就注定不可能自己一味埋头苦练便有所成就。
必然是要不断实战厮杀,不断挑战修为实力更胜于自己至少不弱于自己的武道强者,才能满足武夫意气的积蓄与修行。
隐居墨龙池多年,项一夫既然还有雄心和向上的潜力,那他也确实该重新出山了。
“既然墨龙池主重出江湖,修为境界还更进一步,那‘碧龙’、‘赤虎’之流,自是不足为惧,他们同门之间自行处置便是。”宋敏宜言道。
吴策颔首:“正是这个道理……”
话音未落,忽然有吴家仆人来报。
吴策看过送来的信,面色忽然变得古怪起来。
宋敏宜诧异:“怎么?”
吴策:“……昨日晚间,拓跋锋将墨龙池少主项鼎打成重伤,若非随行宗师抢救,还有我吴氏闻讯立刻派人接应,项鼎恐怕会当场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