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199安魂三千,历练完成(两更一万字

徐永生:“赵长史言及,该有人送死难者一程,田将军盛情,徐某再推辞未免矫情,只是既然也涉足此事当中,实不敢再奢求其他厚报。”

死难者众多,当前又是夏天,地处岭南,为防止瘟疫,徐永生、赵秉正、田山等人没有多拖延,快速处理此事。

掩埋安葬等事自然有赵秉正、田山召集人手处理。

徐永生所需要做的,便是一个寨子一个寨子走过去。

每到一地,按着忙碌的人群下葬,他默然而立。

腰椎处五层地阁内,五枚儒家“仁”之玉璧,一起震荡,幅度不大,但茫茫浩然气流转而出。

似止戈为武、圭臬之围等武学一样,徐永生的浩然气,笼罩周围大片区域,但不具备任何攻击性。

他取出自己书写的祭文,焚香朗诵。

朗诵声与浩然气相合,仿佛化作有形有质的波纹,不断向周围扩散。

恍惚间,他眼前像是有一道道无形而又扭曲的虚幻气流飘荡。

那并非天地灵气,而是死意交杂怨气。

如果大规模聚集,放任不管,再有些旁的契机,甚至可能就此诞生一些专门针对生灵神魂的妖魔。

但现在,随着徐永生朗诵祭文,五常之仁周转浩然气不断扩散,这些交杂死意的无形扭曲之气,开始变得舒展,继而仿佛透明的青烟,冉冉向上升起。

随着徐永生一篇祭文朗诵完,这处寨子里,怨气散尽。

待入殓安葬彻底完成,徐永生将自己的祭文稿点燃上香,然后肃容向眼前墓地一揖。

礼毕之后,他前往下一处土寨,重复先前流程。

如此,七座寨子全部走一遍后,徐永生感受自己腰椎地阁中“仁”之玉璧齐齐震动,乃至于有浩然气自其中生出,直冲胸口人阁和眉心天阁。

有关第五层“仁”之玉璧的儒家历练,至此全部完成。

再加上此前第四块“智”之龟甲和第二组“礼”之编钟的历练,标志着徐永生当前在五品阶段的相关儒家历练全部完成。

他已经正式奠定通往四品宗师境界的基础。

只待参加最后由五品升四品的儒家正心典仪。

不过,限于他同谢初然、谢今朝、拓跋锋、常杰他们的关系,朝廷对他徐某人肯定有不少疑虑。

这趟在岭南固然是立下功劳,但就算他想要像唐影那样先上车后赖票,可能也不是百分百顺当。

何况,他这次本就不想通过朝廷和学宫的典仪晋升宗师。

徐永生宁定心神,平复急于进步的心态,四下里无人时,取出谢今朝相赠的那枚玉坠。

江州那里,是个可以考虑的去处。

除此之外……

徐永生视线略微朝东北方向偏。

身处岭南邕州,他这时往东北看,是望向江南东道太湖大泽方向。

陈文选身死之后,“傅星回”成功上位。

鉴于客贼不断吸收北地逃亡人士的特点,他这个位置能坐稳多久是个问题。

但至少当前,“傅星回”已经成为大部分客贼的新首领。

借着如此便利,他接触客贼中余下的南朝余裔,渐渐套出更多消息,传回给徐永生。

按照对方说法,有一支南朝余裔,改名换姓后当前隐居在太湖大泽旁湖州一带。

如果想要尝试寻访前朝散落民间的儒家晋升典仪,那里和江州一样,都是个可供参考的备选目标。

徐永生预备晚些时候回城路上,顺道在江南寻访一番。

这一趟到岭南,先陪罗毅去广府,然后再一路走走停停折腾到西边邕州,又在邕州盘桓良久,耗时已有三个月。

到如今,已经是大乾十四年六月底。

从公事的角度上来说,徐永生、王阐、陈嘉沐愧对韩帼英,石靖邪也愧对帝京学宫,越青云愧对道门南宗。

这一趟寻找人才,他们没有值得称道的收获。

倒也在乡野间发现一些苗子,但推荐入县学、州学即可,尚没有令人眼前一亮,可以直接跋涉数千里带回帝京、东都的人才。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