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么看来,奚骥现在还是“野生”的,就更不可思议了。
和那县尉交代完,交给对方善后处理后,徐永生来到李老翁和奚骥面前。
那一老一少顿时紧张起来,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在救命恩人面前,难得忐忑。
徐永生看着那少年,开口说道:“刚才很危险,如果我没有随身带弓箭,怕也来不及救你。”
……才怪。
单凭儒家濯缨沧浪确实可能不稳,但濯缨沧浪基础上如果再迭加苍隼截云步就赶得及了。
只不过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徐永生轻易不会显露自己文武双全的实力,何况他随身带弓箭了。
他此刻只是平静看着奚骥:“不害怕么?”
奚骥闻言,当即大着胆子言道:“回先生的话,有点怕,但我不能眼看着他砍李翁!”
徐永生仿佛从前完全没见过他们也不了解他们一样:“你们不是祖孙?”
奚骥摇头:“不是,我家里没亲人了,不过李翁经常关照我,给我饭吃,我当他是我爷爷一样!”
徐永生:“你没学过武?”
李老翁闻声,想要阻拦奚骥但当着徐永生的面又不敢。
奚骥则已经撇撇嘴,答道:“李翁曾推举我跟着他家小少爷一起学武,第一天举东西练力气,那小少爷没我多没我久,便把我赶出来了。
后来李翁帮我凑的束脩进了县学,跟里面一个豪族子弟打了一架,县学不问是对方先动的手,就也把我赶出来……”
说到后来,他看身旁李老翁一眼,声音渐渐低下去,似是感觉对不起老人家一直关照自己。
本要阻拦他开口的李老翁,这时也长叹一声。
徐永生没有多提其他,只是看着奚骥微微颔首:“知恩图报,迎刀锋而上,舍生取义,勇气可嘉。”
被徐永生称赞,奚骥先是一呆,继而精神为之一振。
徐永生没有拿腔作势,直接问道:“我身为东都学宫直讲,本有职责为学宫荐才,不过也免不了一番相应考核,当下我还要在蜀中停留一段日子后再返回东都,这段时间,你愿意接受我考察么?”
奚骥和李老翁呆在当场。
远处那灌口县尉也惊讶地转头望来。
当下反而是李老翁最先回过神来,连忙以目光鼓励奚骥。
少年反应过来,顿时激动地向徐永生拜倒。
(本章完)